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字数:205562020年10月2第170章徽州城,是华龙帝国境内唯一以徽州郡命名的大城。因为这座城池地理位置的特殊和重要,它连接了江南四州和京城及其他各州郡的
通驿道枢纽,同时也是开通华龙王朝南北漕运大运河的重要地段
经州。
虽然运河联通两河一旦出现水患,会滋扰到江南一带的民计民生,但是其通水运的便利,给江南带来的益处更是多不胜数。全国各地的特产物资货物,都可以通过陆运水运很快速的
汇到徽州来,并通过出海口运往海外及其他邻国。
同样的,很多其他大国的特产货物也会源源不断的通过海运贸易线从徽州进入华龙,例如大姜国的牛羊矿石,暗星国的刀剑珠宝,高丽国的茶叶药材,甚至女奴人口等等。
贸易的兴盛造就了徽州的繁华,不仅仅是经济上,文化上的更让徽州人
到骄傲。因为徽商的富庶,当地百姓的生活自然水涨船高。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也就理所当然,不是其他州可比,就拿茶叶来说,不但有华龙本土的清茶,高丽进贡来的香茶,海外遗岛运来的仙茶在这里都可以享受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茶文化。
众所周知,徽州的茶庄特别的多,因为官员富商、江湖豪强、文人墨客都喜在忙碌之余来到茶庄茶院,欣赏山水,品品美茶,看看美人。
十三娘面前就放着几种泡好的新进来的不同种茗茶,全是她亲手泡制的。
徽州人都知道十三娘的茶艺登峰造极,和南
家的茶艺号称华龙茶艺双绝。
十三娘名下的这座茶苑,名叫「不离园」,取自茶香四溢,不离难舍之意。
当然更让人不愿离弃的不仅仅只有香茶,还有园子里的姑娘。她们很多都是各国输入华龙的美人,繁衍后代下的混血,一个个花容玉貌娇
滴,既有华龙女子的端庄委婉,又有他国美女的热情奔放。
近来江南「玉佛道」的势力膨很快,这股
行的趋势对茶叶行的冲击不小。
原本对各种新茶关注的人们,都去关注佛运了嘛。所以十三娘看着眼前的碧痕和寒烟两名亲手调教出来的茶娘,心中还是很不痛快。因为昨
里玉佛道分院白鹿寺的采办僧来到不离园选茶,
十三娘原本就十分期待佛家这位潜力买家,谁都知道近期玉佛道聚敛的可怕财力。所以她派出手下最为出
的两位茶娘出面招待来访的大和尚,尽可能让他享尽人间风
。可是今早,碧痕她们回来讲,人家白鹿寺的高僧只买高丽香茶,其他名茶一概不取。
高丽香茶好固然好,可惜十三娘手里的存货并不多,本来每年从高丽国进贡来的数量就那么多,她哪里能有更多的高丽茶卖给他们,说不得还要想些其他的办法了。
就在这时候,外面客的园娘来通禀说,林捕头来了。
十三娘听了,又是一皱眉。
这位林捕头是江南第一神捕,几辈子都是捕快出身的名捕世家。在江南有什么震惊朝野的大案出现,只要林捕头一到场,所有人都知道这案子等于已经了结了,真凶势必难逃法网。但是十三娘却知道,林捕头为何能如此办案如神,不但是因为那些黑白两道上的势力都很买他名捕的面子,而且不少犯大案的人犯、贼人
本就是他林家培养的。官匪自古是一家的道理,几千年就没有变过。
十三娘为什么知道得这么清楚,因为她不但是徽州最大茶苑的老板娘,还是一个贼,飞贼,曾经很出名的「江宁一燕」女飞贼,就是她最重要身份中的一个。徽州茶商不少,但是能把茶苑开得如此规模的并不多,其背后当然是有原因的。
当年的「江宁一燕」十三娘是
本不懂什么茶道的,她总觉得品茶是些文人权贵附庸风雅的产物。直到那次
十三娘偷盗江宁知府老爷府之后,被林捕头连人带脏的追堵在她的「香巢」里。捕快和贼本来就是天敌,被天敌逮到了就只有认命。
十三娘却不是一个肯认命的女人,她还有最后一项武器————女人的武器。
毫无疑问十三娘是个十分好看的女人,特别是她的小柔
,弯下身去,软得几乎可以做出一百八十度角度折叠,只要她愿意她甚至可以给自己口
。加上她长年修习轻功,练就了一双无暇的完美玉腿,在天下美腿榜名列第五,还在荆玉莹之上。
十三娘的腿,动人所在不仅仅是线条优美,腿上皮肤尤为细腻,仔细抚摸上去可以
受到,如凝脂般洁白的肌肤上每一个极为细小的汗
孔都能看清;两条长腿又极为笔直的,并拢在一起,从腿
到脚踝连一
手指都
不进去。
这样一双美腿赤着跪在你的面前,动人的娇容加上可怜委婉的媚眼,娇滴滴的软语相求,相信天下是个男人都不会忍心把她送进那暗无天
,吃人不吐骨头的天牢里去的。这样的女人,要留下来自己慢慢享用,怎么能便宜了那些黑心的牢头。
就这样,用自己绵软的身子款待了林捕头之后,十三娘和她的下属都被送到了徽州。林捕头并没有无情地剥夺她这么多年辛苦偷盗所得的财富,也不阻止她继续做一名飞贼,还指出她原来行窃时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一个非常合理的掩护身份。想想也是,名
天下的茶苑老板娘必是
进斗金的,说她会去做贼,讲出来也没有人会相信。没有人想像得到,无形就是一种掩护,作贼时
出的破绽也就会更少。
女飞贼还是那个女飞贼,十三娘
子过得比以前更加安稳殷实了。可是每年林捕头都会来徽州「不离园」两次,专门过来调教她,享用她又香又软的身子。
十三娘自然非常不情愿伺候这个把自己当作
敛财工具的可怕官差,但是她又不敢反抗,因为她不想蹲进那暗无天
的黑狱,更舍不下今天的荣华地位和各种享受。
所以这一天,在江南名茶苑「不离园」里最奢华,最致,最典雅的一间茶室里,
十三娘又见到了小半年没
面的林捕头,与他同来的还有另一位华龙海运官署的潘大人。
三十娘知道接下来这几天,可能这两位大人都将是她服侍的对象,成为她无论如何不可违抗的主人。
林捕头还是十年前抓捕她时候的模样,又黑又瘦,全身上下透着一副干和锐气,那身坚硬的肌
就像是铁打的。每次他
在
十三娘柔软的身子上云雨折腾时,她都会觉得给这个男人硌的浑身酸痛。同来的潘大人倒是又白又胖,据说是玉佛道花了重金,才给这位潘大人从微末小吏搞上了海运衙门督领的肥差,如今的白鹿寺非同小可,连一年到头忙得要死的林捕头都不得不亲自出面应酬。
现在这个死胖子腿上坐着的碧痕和寒烟两位园子里最美茶娘,她们下身的裙子都被了起来,两只丰润白
的
股蛋自然也暴
了出来,供潘大人随意捏
把玩。
十三娘看到了自己两位属下茶娘眼睛里隐藏的厌恶和憎恨,但是没办法,她自己不也是同样的坐在林捕头干硬的大腿上,
口的衣襟被拨开来,一对温香软玉的娇
任凭他坚硬
糙的鹰爪掐玩捻
着么。
貌美的女子大多就是这个命运,有泪水只好悄悄的往肚子里咽,不但要很好的掩饰自己心中的恶心与不,脸上还要陪出讨好的妩媚笑容,装出一副非常喜
开心的样子来谄媚身边的男人。
林捕头每次所喝的茶叶都是自己带来的,今天也不例外,一只金丝刺绣荷包,里面用细纱宣纸包的一小堆晶莹碧绿的香茶片。十三娘一打开纸包,从那淡淡醉人的茶香就知道,是海外来的极品「仙茶」。据说是,开
后海外诸岛仙山上,自然生长的极品茶树上采来的。采摘的时候必然由十几岁的黄花处子,用她们稚
的香舌小嘴从高高茶树上一片一片的衔下来的,例来只有海外左半府的势力才能带到大陆上来那么一点点,其珍惜程度价格都远高于黄金,不知道林捕头从哪儿
来的如此珍品。
十三娘能够对各种名茶一目了然,自然是受过林捕头严格训练培养的结果。
当初为了能教她快速入行,自己的身、雪
、下身上不知道挨了他多少鞭子和刑罚。现在想起来,
十三娘全身还有些不寒而栗。
「潘大人,不离园里的这几位茶娘,可都是有一身惊人茶艺的,一般富贵人家有钱也请不到哦。」林捕头一边跟潘大人吹嘘着,一边拍了下十三娘的软
,问道:「你们几个今儿谁下场泡茶呀?泡好了有赏,泡不好……呵呵,可就得作为补偿,跟我们的潘大人走,去作他的贴身小妾喽。」两位技艺
湛的茶娘碧痕和寒烟听完都脸
一变,泡茶对她们来说自然都不在话下,但是谁知道这些男人会不会故意从中挑刺,把她们转手送人。
十三娘见下属两位貌美茶娘面
为难神
,嫣然妩媚一笑,「还是我来吧,没得
坏了,糟践了大人的东西。」说完,
十三娘款款站起身来,取出一个青瓷瓮,里面存的是年前她不离园内茶花瓣上落的无
雪。用
巧官窑瓷壶盛了,放在炭火上煮沸,又伸玉手在纸包里拈了几十叶茶片,放在一翡翠茶洗里用水滤了一遍。然后「不离园」的老板娘便在两位大人面前宽衣解带,去袜除鞋,
出下半身欺霜似雪的白脂美
来。
一旁潘大人看的懵懂,怎么泡茶还要衣服?就听林捕头哈哈大笑道:「潘老弟,你入官场不久,这风月场的勾当也涉及不多……今
,在这不离园中,看看我
娘泡「韵体茶」的风韵,如何。」潘大人一副乡下人土鳖模样,就见那
十三娘脸上一阵媚笑,娇躯柔软的在花梨木茶几上仰卧,一双晃人眼眸的白净美腿高高抬起分开,
在
口一对软
旁边,一双小腿金莲就那么悬空摆动着,
出
间美
户,娇羞的菊花
孔,一时间茶室内
无边……
1.人神(南朝陈)
4802人在看2.母子吟+易子而交(家荣)
5170人在看3.娇妻的呷吟(砸锅饭)
9815人在看4.侠女的悲哀(蓝眼仙狐)
19052人在看5.人间仙境(人形遥控器)
3773人在看6.逆天邪神(同人改编)(幽临)
5425人在看7.被监禁在地牢里的绝美金发白丝校花(橘子爱吃橙子)
6517人在看8.修罗都市(第二卷)(紫狂)
3468人在看9.妈妈被朋友干烂(第二人称绿母)(Wakaka123)
8299人在看10.乡村乱情(第二十部)(奇思妙想)
3099人在看11.掌中的美母(幕卷)
43387人在看12.同学之母我的妻(全)(春之望)
7290人在看13.王鹏番外之李刚复仇(忘情)
5740人在看14.群仙之即堕受孕大会(catcmx)
4128人在看15.清纯的校花女友彻底爱上学弟的大肉棒了(被染绿的幸福同人)(露幽梅)
6091人在看16.人妻收藏家 1-19(不详)
12288人在看17.欲望的宿命(九千年)
6843人在看18.绿帽战神赘婿(xiaoxin3357)
10837人在看19.仙子的修行1-2部(karma085)
14889人在看20.人在荒岛,被美母小姨培养成大反派。(极意极意极)
7700人在看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