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秋高气,徐徐的清风吹过,吹落枝头发黄的树叶,缓缓的坠落尘埃。
风由小到大,由缓到疾,就似炉上加热的茶水,由温而至沸腾,势无可挡。
哒哒的马蹄声自官道上响起,一匹枣红马由尽头走来,马上之人似颇有闲情的左顾右看,丝毫不试岂风的影响。
红与白形成鲜明的对比,枣红马上坐着一位一白到底的姑娘,就连她的鞋都是白的。不过,若仔细看就会发现,其实她的鞋边是银线收底,在光下还发出刺眼的光芒,然容貌却隐藏在头上那顶帷帽之下,使人无法窥视端倪一二。
马在官道旁的茶肆停了下来,白衣姑娘下了马,往桌旁一坐,道:“来壶好茶。”声音如同大珠小珠落玉盘一般的悦耳动听。
帷帽被摘下放到了桌上,茶棚内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的看向她的脸…眉如远山秀,眼如秋水波,鼻梁高,樱
红润天生不染丹朱,皮肤白里透红,彷佛吹弹可破。这样秀雅至极的容貌,活
就是养在深宅大院的大家闺秀,让人甚至彷佛可以
到一股书卷之气扑面而至。
这样的容颜,这样的气质,无论怎么想都该是坐在青呢软轿中,掀起轿帘团扇半遮面的娇怯模样,却偏偏骑在了一匹看起来就很高大的马上…很不搭。
拿起茶杯的手,十指纤纤其白如玉,就连被她拿在手中的杯都似乎充了无限的光彩。
“店家,请问苏州纪家离此还有多远?”她一开口说话,众人忍不住就要醉倒在她优美的嗓音中。
“回客倌,沿官道直行,大约再有百里可到。”苏州纪家可是个大户人家,家中曾有人在朝为官至相位,一脉书香传家,历代持家者都用心经营,家产殷实,即使坐吃山空,也不用担心生计的问题。如今纪家更因为有位书成痴,才名远播的少爷而大大的热闹起来。
据说各大名门闺秀的千金都瞅准了纪少夫人的名衔,争相托媒下聘,只可惜痴于书的纪
风始终没表示有娶
的意向,让众家女儿心怀忐忑,如同云里雾里的搞不懂纪大才子的心思。
“谢了,店家。”白衣少女喝完了茶水,重新将帷帽戴上,登鞍上马,这一回却扬鞭催马,绝尘而去。
纪府很好打听,苏州城出名的纪家就只有城南的这一家,就是找遍全国也只有这一家,就连当今的圣上都对纪家的风少爷大加赞赏,这让更多的朝中权贵想把自己的女儿嫁到纪府。
没有雕梁画栋的府门,也没有盛气凌人的家丁,有的只是朴朴素素的两扇朱漆大门,和一位和蔼可亲的老门人。
“姑娘找谁?”
“纪老爷。”
“姑娘找我家老爷有事?”白衣姑娘自怀中摸出一方晶莹剔透的玉佩,一看即知是贵重之物“帮我拿这个给纪老爷,他就知道我是谁了。”
“姑娘稍候。”老门人小心的接过玉佩进去禀报。
不到一盏工夫,老门人出来,不但老门人出来了,就连一向极少见客的纪老爷也出来了,并且是一脸的惊喜莫名。
“苏家的女儿,你是盈袖。”纪老爷动的走上前来。
“小女盈袖拜见伯父。”
“来来,有话家里说,家里说…”纪老爷一路热情的将她引进家门。
朴素却别有韵味的客厅,让人有种特别舒服的觉。
“去把少爷找来,快去,就说苏姑娘来了。”下人领命而去,心下却有些犯嘀咕,少爷会来吗?
苏盈袖摘下了帷帽,秀雅出尘的容貌让纪家人小小的惊叹了一下。尤其是纪老爷,他一直以为像苏鸿远那样剽悍的男子的女儿即使不是五大三,也不该是这样带有江南女子清越气质的女子。显然,他以往的认知是错误的,或许苏盈袖更像她的母亲。
“是苏家小姐来了吗?”急促的脚步声从后厅传来,雍容华贵的纪老夫人在侍女的搀扶下走进客厅。一眼看到坐在客位的秀丽少女,不由得眸赞许,心中的一块大石也终于落地,她就怕是带着江湖草莽之气的姑娘。
“真是个可人儿啊。”
“伯母好。”苏盈袖起身一拜,行的是常礼,没有拿江湖上的礼数吓他们。
此时,一名男子匆匆走进。
“爹,叫我来什么事?”
1.神雕风云传奇(作者:色不得大师)
5984人在看2.神秘的妈妈(不详)
3719人在看3.女警猎人(神之救赎)
4309人在看4.神奇的口袋(cuizg)
3158人在看5.与闷骚妈妈的性经历(上山打兔子)
6678人在看6.被同学凌辱的丝袜妈妈(流水忘年)
9490人在看7.仙子下地狱同人改编之婊子上天堂(今天下英雄仅一人)
19290人在看8.女警的寻虐旅途(女特警自述)(内心幽暗的小人物)
10741人在看9.善良的美艳教师妻1-230(完结)(不详)
14833人在看10.洛杉矶神探加料精校(不详)
12138人在看11.在子宫内爆浆(怜花公子)
6289人在看12.cosplay淫乐部(kosmos1)
4403人在看13.傲剑天穹(小刀锋利)
5289人在看14.沦为黑人性奴的少妇(女巫神)
4769人在看15.讨债日记(淫乱母女)(Jkfish16)
3476人在看16.绿草茵茵(故事公子)
5621人在看17.斗罗大陆4龙神淫(文霸天)
48043人在看18.被禽兽继父肏上瘾(我爱甜文)
8777人在看19.玉荷秋(山村十二又钗)(我爱小萝莉)
7136人在看20.明星潜规则之皇(梦九重)
5157人在看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