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 搜小说

明朝的那些事儿 1631-1640(2/6)

当年明月/ 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自动滚屏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因为自登基以来,所有的大臣都在干同一件事——吵架。

今天你告我,明天我告你,瞎折腾,开始崇祯还以为这是某些阉的反扑,但时间长了才发现,这是纯粹的、无组织、无纪律的吵架。

一夜之间,朝廷就变了,正事没人干,尽吵,且极其复杂。当年朝廷斗争,虽说残酷,好歹还分个东林,阉,带头的也是魏忠贤、杨涟之类的大腕,而今不同了,争标准极低,只要是个人,哪怕是六部里的一个主事处长,都敢拉帮结伙,逮谁骂谁,搞得崇祯摸不着头脑:是谁出来这帮孙?

就是他自己。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633]这一切象的源头,来源自一年前崇祯同志的一个错误决定。

解决魏忠贤后,崇祯认为,除恶必须务尽,矫枉必须过正,干人必须彻底,所以开始拉清单,整阉,但凡跟魏忠贤有关系的,拍马的,站过队的,统统滚他娘的。

这是一个极其不地道的举动。大家到朝廷来,无非是混,谁当朝就跟谁混,说几句好话,服软低头,也就是混碗饭吃。像杨涟那样的英雄人物,我们都是身不能至,心向往之,起码在神上支持他,现在反攻倒算,打工一族,何苦呢?

但崇祯同志偏要把事做绝,砸掉打工仔的饭碗,那就没办法了。大家都往死里整,当年你说我是阉,整顿我,没事,过两年我上来,不玩死你不算好汉。

特别是东林,那真不是善人,逮谁灭谁,不听话的,有意见的,就打成阉,啥事都干不成。

比如天启七年(1627),除掉魏忠贤后,崇祯打算重建内阁,挑了十几个人候选,官员就开始骂,这个有问题,那个是特务,搞得崇祯很头疼,选谁都有人骂,都得罪人,抓狂不已。

在难题面前,崇祯体现出了天才政治家的本,闭门几天,想出了一个中国政治史上前所未有的绝招。只要用这招,无论选谁,大家都服气,且毫无怨言——枚卜。

天启七年(1627)十二月,在崇祯的亲自主持下,枚卜大典召开。

就读音而言,枚卜和没谱是很像的,实际上,效果也差不多,因为所谓枚卜,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抓阄。

具体方法是,把候选人的名字写在字条上,放进金瓶,然后摇一摇,再拿夹子夹,夹到的上岗,没夹到下课,完事。

内阁大学士,大致相当于内阁成员,首辅大学士就是总理,其他大学士就是副总理,是大明帝国除皇帝外的最高领导——抓阄抓出来的。

有人曾告诉我,论资排辈是个好政策,我不信,现在我认为,抓阄也是个好政策,你最好相信。

抓阄抓出来的,谁也没话说,且防止走后台,告黑状、搞关系等等,好歹就是一抓,都能服气,实为中华传统厚黑学、稀泥学之瑰宝。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634]崇祯同志的首任内阁就此抓齐,总共九人,除之前已经在位的三个,后面六个全是抓的,包括后来被袁崇焕拖下水的钱龙锡同志,也是这次抓出来的。

这是明朝有史以来最庞大的内阁之一,具体都是谁就不说了,因为没过一年,除钱龙锡外,基本都下课了。

下课的原因不外务以下几种:被骂走,被挤走,被赶走,自己走。

不是不想干,实在是环境太恶劣,明朝这帮大臣都不省油,个个开足马力,谁当政,就把谁往死里骂。特别是言官,人送外号“抹布”:干净送别人,肮脏留自己,贴切。

但归结底,还是这帮孙子欠教育,内阁大臣又比较软,好好说话,就是不听,首任内阁刚成立,就一拥而上,弹来骂去,当即干五个。

这下皇帝也不干了,你们把人赶走,是痛快了,老子找谁干活?

所以崇祯元年(1628)十一月,崇祯决定,再抓几个。

吏部随即列出候选名单,准备抓阄。

在这份名单上,有十一个人,按说抓阄这事没谱,能不能入阁全看运气,但这一次,几乎所有的人都认定,有一个人,必定能够入阁。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钱谦益。

《三国演义》到了八十回后,猛人基本都死绝了,稍微有点名的,也就是姜维、刘禅之类的杂鱼。明末倒也凑合,还算名人辈出,特别是干仗的武将,什么袁崇焕、皇太极、张献忠、李自成,知名度都高。

文臣方面就差多了,到了明末,特别是崇祯年间,十几年里,文臣无数,光内阁大臣就换了五十个,都是包子打狗。就算研究历史的,估计也不认识,而其中唯一的例外,就是钱谦益。

钱谦益,字受之,苏州常人,万历三十六年进士,名人,超级名人。

[章节报错] [推荐作品] [更多相关作品]
目录
肉便器 #绿帽(1) 母女花 #姐妹花 #无绿(1) 药物(1) 伪娘(1) 好文笔 #女性视角 #破处(1) 小马拉大车 #性奴(1) 快穿(1) 姐妹花 #NTL(1) 母女花 #调教(1) 全家桶 #NTR(1) 目前犯 #熟女(1) 女性视角 #堕落(1) 异世(1) 异国(3) 灵异(1) 好文笔 #监禁(1) 改造 #骨科(1) BE(1) 恋足(3) 异世界 #后宫(1)
大家正在读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私藏小说网 | 
Copyright © 私藏小说网(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