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 搜小说

隋书 卷三十四(1/2)

魏征等/ 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自动滚屏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o王劭王劭,字君懋,太原晋人也。父松年,齐通直散骑侍郎。劭少沈默,好读书。弱冠,齐尚书仆魏收辟参开府军事,累迁太子舍人,待诏文林馆。时祖孝徵、魏收、休之等尝论古事,有所遗忘,讨阅不能得,因呼劭问之。劭具论所出,取书验之,一无舛误。自是大为时人所许,称其博物。后迁中书舍人。齐灭,入周,不得调。高祖受禅,授著作佐郎。以母忧去职,在家著《齐书》。时制私撰史,为内史侍郎李元所奏。上怒,遣使收其书,览而悦之。于是起为员外散骑侍郎,修起居注。劭以古有钻燧改火之义,近代废绝,于是上表请变火,曰:“臣谨案《周官》,四时变火,以救时疾。明火不数变,时疾必兴。圣人作法,岂徒然也!在晋时,有以洛火渡江者,代代事之,相续不灭,火变青。昔师旷食饭,云是劳薪所爨。晋平公使视之,果然车辋。今温酒及炙,用石炭、柴火、竹火、草火、麻荄火,气味各不同。以此推之,新火旧火,理应有异。伏愿远遵先圣,于五时取五木以变火,用功甚少,救益方大。纵使百姓习久,未能顿同,尚食内厨及东诸主食厨,不可不依古法。”上从之。劭又言上有龙颜戴干之表,指示群臣。上大悦,赐物数百段。拜著作郎。劭上表言符命曰:昔周保定二年,岁在壬午,五月五,青州黄河变清,十里镜澈,齐氏以为己瑞,改元曰河清。是月,至尊以大兴公始作隋州刺史,历年二十,隋果大兴。臣谨案《易坤灵图》曰:“圣人受命,瑞先见于河。河者最浊,未能清也。”窃以灵贶休祥,理无虚发,河清启圣,实属大隋。午为鹑火,以明火德,仲夏火王,亦明火德。月五五,合天数地数,既得受命之辰,允当先见之兆。开皇初,邵州人杨令悊近河,得青石图一,紫石图一,皆隐起成文,有至尊名,下云:“八方天心。”永州又得石图,剖为两段,有杨树之形,黄紫叶。汝水得神,腹下有文曰:“天卜杨兴。”安邑掘地,得古铁版,文曰:“皇始天年,赉杨铁券,王兴。”同州得石,文曰:“天子延千年,大吉。”臣以前之三石,不异龙图。何以用石?石体久固,义与上名符合。腹七字,何以著亦久固,兼是神灵之物。孔子叹河不出图,洛不出书,今于大隋圣世,图书屡出。建德六年,亳州大周村有龙斗,白者胜,黑者死。大象元年夏,焚汴水北有龙斗,初见白气属天,自东方历武而来。及至,白龙也,长十许丈。有黑龙乘云而至,两相薄,乍合乍离,自午至申,白龙升天,黑龙坠地。谨案:龙,君象也。前斗于亳州周村者,盖象至尊以龙斗之岁为亳州总管,遂代周有天下。后斗于荧者,“荧”字三火,明火德之盛也。白龙从东方来,历武者,盖象至尊将登帝位,从东第入自崇门也。西北升天者,当乾位天门。《坤灵图》曰:“圣人杀龙。”龙不可得而杀,皆盛气也。又曰:“泰姓商名,黄,长八尺,六十世,河龙以正月辰见,白龙与五黑龙斗,白龙陵,故泰人有命。”谨案:此言皆为大隋而发也。圣人杀龙者,前后龙死是也。姓商者,皇家于五姓为商也。名者,武元皇帝讳于五声为。黄者,隋尚黄。长八尺者,武元皇帝身长八尺。河龙以正月辰见者,泰正月卦,龙见之所,于京师为辰地。白龙与黑龙斗者,亳州荧龙斗是也。胜龙所以白者,杨姓纳音为商,至尊又辛酉岁生,位皆在西方,西方白也。死龙所以黑者,周黑。所以称五者,周闵、明、武、宣、靖凡五帝。赵、陈、代、越、滕五王,一时伏法,亦当五数。白龙陵者,陵犹胜也。郑玄说:“陵当为除。”凡斗能去敌曰除。臣以泰人有命者,泰之为言通也,大也,明其人道通德大,有天命也。《乾凿度》曰:“泰表戴干。”郑玄注云:“表者,人形体之彰识也。干,盾也。泰人之表戴干。”臣伏见至尊有戴干之表,益知泰人之表不毫厘。《坤灵图》所云,字字皆验。《纬书》又称“汉四百年”终如其言,则知六十世亦必然矣。昔宗周卜世三十,今则倍之。

《稽览图》云:“太平时,和合,风雨咸同,海内不偏,地有阻险,故风有迟疾。虽太平之政,犹有不能均同,唯平均乃不鸣条,故风于亳。亳者,陈留也。”谨案:此言盖明至尊者为陈留公世子,亳州总管,遂受天命,海内均同,不偏不,以成太平之风化也。在大统十六年,武元皇帝改封陈留公。是时齐国有《秘记》云:“天王陈留入并州。”齐王高洋为是诛陈留王彭乐。其后武元皇帝果将兵入并州。周武帝时,望气者云亳州有天子气,于是杀亳州刺史纥豆陵恭,至尊代为之。又陈留老子祠有枯柏,世传云老子将度世,云待枯柏生东南枝回指,当有圣人出,吾道复行。至齐,枯柏从下生枝,东南上指。夜有三童子相与歌曰:“老子庙前古枯树,东南状如伞,圣主从此去。”及至尊牧亳州,亲至祠树之下。自是柏枝回抱,其枯枝,渐指西北,道教果行。校考众事,太平主出于亳州陈留之地,皆如所言。《稽览图》又云:“治道得,则物变为物。”郑玄注云:“葱变为韭亦是。”谨案:自六年以来,远近山石,多变为玉,石为,玉为。又左卫园中葱皆变为韭。

上览之大悦,赐物五百段。未几,劭复上书曰:《易乾凿度》曰:“随上六,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享于西山。随者二月卦,德施行,籓决难解,万物随而出。故上六九五拘系之,维持之,明被化而随从之也。”《易稽览图》:“坤六月,有子女,任政,一年,传为复。五月贫之从东北来立,大起土邑,西北地动星坠,卫。屯十一月神人从中山出,赵地动。北方三十,千里马数至。”谨案:“凡此《易》纬所言,皆是大隋符命。随者二月之卦,明大隋以二月即皇帝位也。德施行者,明杨氏之德教施行于天下也。籓决难解者,明当时籓鄣皆是通决,险难皆解散也。万物随而出者,明天地间万物尽随杨氏而出见也。上六九五拘系之者,五为王,六为宗庙,明宗庙神灵令登九五之位,帝王拘民以礼,系民以义也。

“拘民以礼”系民以义”此二句亦是《乾凿度》之言。维持之者,明能以纲维持正天下也。被化而随之者,明类被服杨氏之风化,莫不随从。谓臣下也。王用享于西山者,盖明至尊常以岁二月幸西山仁寿也。凡四称随,三称美隋杨,丁宁之至也。坤六月者,坤位在未,六月建未,言至尊以六月生也。有子女任政者,言乐平公主是皇帝子女,而为周后,任理内政也。一年传为复者,复是坤之一世卦,气初生,言周宣帝崩后一年,传位与杨氏也。五月贫之从东北来立者,“贫之”当为“真人”字之误也。言周宣帝以五月崩,真人革命,当在此时,至尊谦让而逆天意,故逾年乃立。昔为定州总管,在京师东北,本而言之,故曰真人从东北来立。大起土邑者,大起即大兴,言营大兴城邑也。西北地动星坠者,盖天意去周授隋,故变动也。卫者,言杨氏得天卫助。屯十一月神人从中山出者,此卦动而大亨作,故至尊以十一月被授亳州总管,将从中山而出也。赵之时,停留三十也。千里马者,盖至尊旧所乘狖骝马也。屯卦震下坎上,震于马作足,坎于马为美脊,是故狖骝马脊有鞍,行则先作四足也。数至者,言历数至也。

《河图帝通纪》曰:“形瑞出,变矩衡。赤应随,叶灵皇。”《河图皇参持》曰:“皇辟出,承元讫。道无为,治率。被遂矩,戏作术。开皇,握神。投辅提,象不绝。立皇后,翼不格。道终始,德优劣。帝任政,河曲出。叶辅嬉,烂可述。”谨案:凡此《河图》所言,亦是大隋符命。形瑞出、变矩衡者,矩,法也,衡,北斗星名,所谓璇玑玉衡者也。大隋受命,形兆之瑞始出,天象则为之变动。北斗主天之法度,故曰矩衡。《易》纬“伏戏矩衡神”郑玄注亦以为法玉衡之神。与此《河图》矩衡义同。赤应隋者,言赤帝降应而生隋也。故隋以火德为赤帝天子。叶灵皇者,叶,合也,言大隋德合上灵天皇大帝也。又年号开皇,与《灵宝经》之开皇年相合,故曰叶灵皇。皇辟出者,皇,大也,辟,君也,大君出盖谓至尊受命出为天子也。承元讫者,言承周天元终讫之运也。道无为、治率者,治下一字,言大道无为,治定天下率从。被遂矩、戏作术者,矩,法也。昔遂皇握机矩,伏戏作八卦之术,言大隋被服三皇之法术也。遂皇机矩,语见《易》纬。开皇者,言开皇年易服也。握神者,握持群神,明照如也。又开皇以来渐长,亦其义。投辅提者,言投授政事于辅佐,使之提挈也。象不绝者,法象不废绝也。立皇后、翼不格者,格,至也,言本立太子以为皇家后嗣,而其辅翼之人不能至于善也。道终始、德优劣者,言前东道终而德劣,今皇太子道始而德优也。帝任政、河曲出者,言皇帝亲任政事,而邵州河滨得石图也。叶辅嬉、烂可述者,叶,合也,嬉,兴也,言群臣合心辅佐,以兴政治,烂然可纪述也。所以于《皇参持》、《帝通纪》二篇陈大隋符命者,明皇道帝德,尽在隋也。

上大悦,以劭为至诚,宠锡隆。时有人于黄凤泉浴,得二白石,颇有文理,遂附致其文以为字,复言有诸物象而上奏曰:“其大玉有月星辰,八卦五岳,及二麟双凤,青龙硃雀,驺虞玄武,各当其方位。又有五行、十、十二辰之名,凡二十七字,又有‘天门地户人门鬼门闭’九字。又有却非及二鸟,其鸟皆人面,则《抱朴子》所谓‘千秋万岁’也。其小玉亦有五岳、却非、虬犀之象。二玉俱有仙人玉女乘云控鹤之象。别有异状诸神,不可尽识,盖是风伯、雨师、山、海若之类。又有天皇大帝,皇帝及四帝坐,钩陈、北斗、三公、天将军、土司空、老人、天仓、南河、北河、五星、二十八宿,凡四十五。诸字本无行伍,然往往偶对。于大玉则有皇帝姓名,并临南面,与字正鼎足。复有老人星,盖明南面象而长寿也。皇后二字在西,上有月形,盖明象月也。于次玉则皇帝名与九千字次比,两杨字与万年字次比,隋与吉字正并,盖明长久吉庆也。”劭复回互其字,作诗二百八十篇奏之。上以为诚,赐千匹。劭于是采民间歌谣,引图书谶纬,依约符命,捃摭佛经,撰为《皇隋灵志》,合三十卷,奏之。上令宣示天下。劭集诸州朝集使,洗手焚香,闭目而读之,曲折其声,有如歌咏。经涉旬朔,遍而后罢。上益喜,赏赐优洽。

仁寿中,文献皇后崩,劭复上言曰:“佛说人应生天上,及上品上生无量寿国之时,天佛放大光明,以香花乐来之。如来以明星出时入涅盘。伏惟大行皇后圣德仁慈,福善祯符,备诸秘记,皆云是妙善菩萨。臣谨案:八月二十二,仁寿内再雨金银之花。二十三,大宝殿后夜有神光。二十四卯时,永安北有自然种种音乐,震虚空。至夜五更中,奄然如寐,便即升遐,与经文所说,事皆符验。臣又以愚意思之,皇后迁化,不在仁寿、大兴者,盖避至尊常居正处也。在永安者,象京师之永安门,平生所出入也。后升遐后二,苑内夜有钟声三百余处,此则生天之应显然也。”上览而且悲且喜。

时蜀王秀以罪废,上顾谓劭曰:“嗟乎!吾有五子,三子不才。”劭进曰:“自古圣帝明王,皆不能移不肖之子。黄帝有二十五子,同姓者二,余各异德。尧十子,舜九子,皆不肖。夏有五观,周有三监。”上然其言。其后上梦上高山而不能得,崔彭捧脚,李盛扶肘得上,因谓彭曰:“死生当与尔俱。”劭曰:“此梦大吉。上高山者,明高崇大安,永如山也。彭犹彭祖,李犹李老,二人扶侍,实为长寿之徵。”上闻之,喜见容。其年,上崩。未几,崔彭亦卒。

炀帝嗣位,汉王谅作,帝不忍加诛。劭上书曰:“臣闻黄帝灭炎,盖云母弟,周公诛管,信亦天伦。叔向戮叔鱼,仲尼谓之遗直,石碏杀石厚,丘明以为大义。此皆经籍明文,帝王常法。今陛下置此逆贼,度越前圣,含弘宽大,未有以谢天下。谨案贼谅毒被生民者也。是知古者同德则同姓,异德则异姓,故黄帝有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有四人,唯青、夷鼓,与黄帝同为姬姓。谅既自绝,请改其氏。”劭以此求媚,帝依违不从。迁秘书少监,数载,卒官。

劭在著作将二十年,专典国史,撰《隋书》八十卷。多录口敕,又采迂怪不经之语及委巷之言,以类相从,为其题目,辞义繁杂,无足称者,遂使隋代文武名臣列将善恶之迹,堙没无闻。初撰《齐志》为编年体,二十卷,复为《齐书》纪传一百卷,及《平贼记》三卷。或文词鄙野,或不轨不物,骇人视听,大为有识所嗤鄙。然其采擿经史谬误,为《读书记》三十卷,时人服其博。爰自志学,暨乎暮齿,笃好经史,遗落世事。用思既专,颇恍忽,每至对食,闭目凝思,盘中之,辄为仆从所啖。劭弗之觉,唯责少,数罚厨人。厨人以情白劭,劭依前闭目,伺而获之,厨人方免笞辱。其专固如此。

o袁充袁充,字德符,本陈郡夏人也。其后寓居丹。祖昂,父君正,俱为梁侍中。充少敬悟,年十余岁,其父至门,时冬初,充尚衣葛衫。客戏充曰:“袁郎子絺兮霡兮,凄其以风。”充应声答曰:“唯絺与霡,服之无数。”以是大见嗟赏。仕陈,年十七,为秘书郎。历太子舍人、晋安王文学、吏部侍郎、散骑常侍。及陈灭,归国,历蒙、鄜二州司马。充好道术,颇解占候,由是领太史令。时上将废皇太子,正穷治东官属,充见上雅信符应,因希旨进曰:“比观玄象,皇太子当废。”上然之。充复表奏,隋兴已后,影渐长,曰:“开皇元年,冬至影一丈二尺七寸二分,自尔渐短。至十七年,冬至影一丈二尺六寸三分。四年冬至,在洛测影,一丈二尺八寸八分。二年,夏至影一尺四寸八分,自尔渐短。至十六年,夏至影一尺四寸五分。《周官》以土圭之法正影,至之影尺有五寸。郑玄云:‘冬至之影一丈三尺。’今十六年夏至之影,短于旧影五分,十七年冬至之影,短于旧影三寸七分。去极近则影短而长,去极远则影长而短,行内道则去极近,外道则去极远。《尧典》云:‘短星昴,以正仲冬。’据昴星昏中,则知尧时仲冬,在须女十度。以历数推之,开皇已来冬至,在斗十一度,与唐尧之代去极并近。谨案《秋元命包》云:‘月出内道,璇玑得常,天帝崇灵,圣王祖功。’京房《别对》曰:‘太平行上道,升平行次道,霸世行下道。’伏惟大隋启运,上乾元,影短长,振古未之有也。”上大悦,告天下。将作役功,因加程课,丁匠苦之。仁寿初,充言上本命与律吕合者六十余条而奏之,因上表曰:“皇帝载诞之初,非止神光瑞气,嘉祥应,至于本命行年,生月生,并与天地月、律吕运转相符,表里合会。此诞圣之异,宝历之元。今与物更新,改年仁寿。岁月子,还共诞圣之时并同,明合天地之心,得仁寿之理。故知洪基长算,永永无穷。”上大悦,赏赐优崇,侪辈莫之比。

仁寿四年甲子岁,炀帝初即位,充及太史丞高智宝奏言:“去岁冬至,影逾长,今岁皇帝即位,与尧受命年合。昔唐尧受命四十九年,到上元第一纪甲子,天正十一月庚戌冬至,陛下即位,其年即当上元第一纪甲子,天正十一月庚戌冬至,正与唐尧同。自放勋以来,凡经八上元,其间绵代,未有仁寿甲子之合。谨案:第一纪甲子,太一在一,天目居武德,历数并得符同。唐尧丙辰生,丙子年受命,止合三五,未若己丑甲子,支干并当六合。允一元三统之期,合五纪九章之会,共帝尧同其数,与皇唐比其踪。信所谓皇哉唐哉,唐哉皇哉者矣。”仍讽齐王暕率百官拜表奉贺。其后荧惑守太微者数旬,于时缮治室,征役繁重,充上表称“陛下修德,荧惑退舍”百僚毕贺。帝大喜,前后赏赐将万计。时军国多务,充候帝意有所为,便奏称天文见象,须有改作,以是取媚于上。大业六年,迁内史舍人。从征辽东,拜朝请大夫、秘书少监。其后天下,帝初罹雁门之厄,又盗贼益起,帝心不自安。充复假托天文,上表陈嘉瑞,以媚于上曰:臣闻皇天辅德,皇天福谦,七政斯齐,三辰告应。伏惟陛下握录图而驭黔首,提万善而化八纮,以百姓为心,匪以一人受庆,先天罔违所,后天必奉其时。是以初膺宝历,正当上元之纪,乾之初九,又与天命符会。斯则圣人冥契,故能动合天经。谨按去年已来,玄象星瑞,毫厘无,谨录尤异,上天降祥、破突厥等状七事:其一,去八月二十八夜,大星如斗,出王良北,正落突厥营,声如崩墙。其二,八月二十九夜,复有大星如斗,出羽林,向北,正当北方。依占,频二夜星坠贼所,贼必败散。其三,九月四夜,频有两星大如斗,出北斗魁,向东北。依占,北斗主杀伐,贼必败。其四,岁星主福德,频行京、都二处分野。依占,国家之福。其五,七月内,荧惑守羽林,九月七已退舍。依占,不出三,贼必败散。其六,去年十一月二十夜,有星赤如火,从东北向西南,落贼帅卢明月营,破其童车。其七,十二月十五夜,通汉镇北有赤气亘北方,突厥将亡之应也。依勘《城录》,河南洛并当甲子,与乾元初九爻及上元甲子符合。此是福地,永无所虑。旋观往政,侧闻前古,彼则异时间出,今则一朝总萃。岂非天赞有道,助歼凶孽,方清九夷于东獩,沉五狄于北溟,告成岱岳,无为汾水。

书奏,帝大悦,超拜秘书令,亲待逾昵。帝每征讨,充皆预知之,乃假托星象,奖成帝意,在位者皆切患之。宇文化及杀逆之际,并诛充,时年七十五。

史臣曰:王劭爰自幼童,迄乎白首,好学不倦,究极群书。搢绅洽闻之士,无不推其博物。雅好著述,久在史官,既撰《齐书》,兼修隋典。好诡怪之说,尚委巷之谈,文词鄙秽,体统繁杂。直愧南、董,才无迁、固,徒烦翰墨,不足观采。袁充少在江左,初以警悟见称,委质隋朝,更以玄象自命。并要求时幸,干进务入。劭经营符瑞,杂以妖讹,充变动星占,谬增晷影。厚诬天道,常侮众,刑兹勿舍,其在斯乎!且劭为河朔清,充乃江南望族,干没荣利,得不以道,颓其家声,良可叹息。

部分译文袁充字德符,原是陈郡夏人。

后来寓居丹

祖父袁昂、父亲袁居正,都是梁朝的侍中。

袁充年少时机聪慧,十多岁的时候,父亲的朋友来家中做客,当时正值初冬天气,袁充还穿着葛衫。

来客引《诗经》打趣他说:“葛布啊葛布细,冷风起啊好凄凉。”袁充也引《诗经》作答:“葛布细啊葛布,穿起来啊不厌恶。”因此袁充倍受称赞。

十七岁时,袁充当上了陈国的秘书郎。

历任太子舍人、晋安王文学、吏部侍郎、散骑常侍等职务。

陈国灭亡后,袁充归投隋朝,历任蒙州、。。州司马。

袁充生道术,擅长通过天象占断吉凶,因此兼任太史令。

当时隋文帝准备废除皇太子杨勇,正致力于罗织罪名惩治东所属官员。

袁充心知文帝很相信符应,就顺着文帝的心意进言说:“我近来观测天象,看来皇太子应当废除。”文帝认为他说得对。

袁充又给文帝上奏,说隋朝建国以来,影逐渐变长,他说:“开皇元年(581),冬至影一丈二尺七寸二分。

自此一天天变短。

到开皇十七年,冬至影一丈二尺六寸三分。

开皇四年冬至,在洛测得影长一丈二尺八寸八分。

开皇二年,夏至影长一尺四寸八分,自此一天天变短。

[章节报错] [推荐作品] [更多相关作品]
目录
母女花 #姐妹花 #无绿(1) 药物(1) 伪娘(1) 好文笔 #女性视角 #破处(1) 小马拉大车 #性奴(1) 快穿(1) 姐妹花 #NTL(1) 母女花 #调教(1) 全家桶 #NTR(1) 目前犯 #熟女(1) 女性视角 #堕落(1) 异世(1) 异国(3) 灵异(1) 好文笔 #监禁(1) 改造 #骨科(1) BE(1) 恋足(3) 异世界 #后宫(1) 骨科(5)
大家正在读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私藏小说网 | 
Copyright © 私藏小说网(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