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 搜小说

元史 卷十五(1/1)

宋濂、王禕等/ 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自动滚屏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世祖十二二十五年正月,烜復走入海,鎮南王以諸軍追之,不及,引兵還趾城。命烏馬兒將水兵張文虎等糧船,又發兵攻其諸寨,破之。己丑,詔江淮省管內並聽忙兀帶節制。庚寅,祭於司天台。賜諸王火你赤銀五百兩、珠一索、錦衣一襲,玉都銀千兩、珠一索、錦衣一襲。辛卯,尚書省臣言:“初以行省置丞相與內省無別,罷之。今江淮平章政事忙兀帶所統,地廣事繁,乞依前為丞相。”詔以忙兀帶為右丞相。以蘄、黃二州、壽昌軍隸湖廣省。毀中統鈔板。乙未,賞徵東功:從乘輿,將吏升散官二階,軍士鈔人三錠;從皇孫,將吏升散官一階,軍士鈔人二錠;死者給其家十錠。凡為鈔四萬一千四百二十五錠。丁酉,遣使代祀嶽瀆、東海、后土。戊戌,大赦。敕弛遼陽漁獵之,惟毋殺孕獸。壬寅,高麗遣使來貢方物。賀州賊七百餘人焚掠封州諸郡,循州賊萬餘人掠梅州。癸卯,海都犯邊。敕駙馬昌吉,諸王也只烈,察乞兒、合丹兩千户,皆發兵從諸王術伯北征。賜諸王亦憐真部曲鈔三萬錠。掌吉舉兵叛,諸王拜答罕遣將追之,至八立渾,不及而還。甲辰,也速不花謀叛,逮捕至京師,誅之。乙巳,太陰犯角。蠻十八族飢餓,死者二百餘人,以鈔千五百錠有奇市米賑之。丙午,畋於近郊。以平江鹽兵屯田於淮東、西。杭、蘇二州連歲大水,賑其尤貧者。戊申,太陰犯房。己酉,詔中興、西涼無得沮壞河渠,兩淮、兩浙無得沮壞歲課。發海運米十萬石,賑遼陽省軍民之飢者。辛亥,省器盒局入諸路金玉人匠總管府。癸丑,詔:“行大司農司、各道勸農屯田司,巡行勸課,舉察勤惰,歲具府、州、縣勸農官實跡,以為殿最,路經歷官、縣尹以下並聽裁決。或怙勢作威侵官害農者,從提刑按察司究治。”募民能耕江南曠土及公田者,免其差役三年,其輸租免三分之一。江淮行省言:“兩淮土曠民寡,兼併之家皆不輸税。又,管內七十餘城,止屯田兩所,宜增置淮東、西兩道勸農營田司,督使耕之。”制曰:“可。”二月丁巳,改濟州漕運司為都漕運司,並領濟之南北漕,京畿都漕運司惟治京畿。鎮南王引兵還萬劫。烏馬兒張文虎等糧船不至,諸將以糧盡師老,宜全師而還,鎮南王從之。戊午,命李庭整漢兵五千東征。賜葉李平江、嘉興田四頃。庚申,司徒撒裏蠻等進讀《祖宗實錄》,帝曰:“太宗事則然,睿宗少有可易者,定宗固不暇給,憲宗汝獨不能憶之耶?猶當詢諸知者。”徵大都南諸路所放扈從馬赴京,官給芻粟價,令自糴之,無擾諸縣民。遼陽、武平等處飢,除今年租税及歲課貂皮。浚滄州鹽運渠。辛酉,忙兀帶、忽都忽言其軍三年荐饑,賜米五百石。壬戌,省遼東海西道提刑按察司入北京,江南湖北道提刑按察司入荊南。敕江淮勿捕天鵝,弛魚濼。丙寅,賜雲南王塗金駝鈕印。改南京路為汴梁路,北京路為武平路,西京路為大同路,東京路為遼陽路,中興路為寧夏府路。改江西茶運司為都轉運使司,並榷酒醋税。改河渠提舉司為轉運司。江淮總攝楊璉真加言以宋宮室為塔一,為寺五,已成,詔以水陸地百五十頃養之。詔徵葛洪山隱士劉彥深。甲戌,蓋州旱,民飢,蠲其租四千七百石。己卯,以高麗國王王睶復為徵東行尚書省左丞相。豪、懿州飢,以米十五萬石賑之。遼陽酒。京師水,發官米,下其價糶貧民。以江南站户貧富不均,命有司料簡,合户税至七十石當馬一匹,並免雜徭;獨户税逾七十石願入站者聽。合户税不得過十户,獨户税無上百石。辛巳,以杭州西湖為放生池。壬午,鎮南王命烏馬兒、樊楫將水兵先還,程鵬飛、塔出將兵護送之。以御史台監察御史、提刑按察司多不舉職,降詔申飭之。命皇孫雲南王也先鐵木兒帥兵鎮大理等處。

三月丙戌,諸王昌童部曲飢,給糧三月。丁亥,熒惑犯太微東垣上相。戊子,太陰犯畢。車駕還宮。淞江民曹夢炎願歲以米萬石輸官,乞免他徭,且求官職。桑哥以為請,遙授浙東道宣副使。改曲靖路總管府為宣撫司。庚寅,大駕幸上都。改闌遺所為闌遺監,升正四品。敕遼陽省亦乞列思、吾魯兀、札剌兒探馬赤自懿州東征。李庭遙授尚書左丞,食其祿,將漢兵以行。江淮行省忙兀帶言:“宜除軍官更調法,死事者增散官,病故者降一等。”帝曰:“父兄雖死事,子弟不勝任者,安可用之?苟賢矣,則病故者亦不可降也。”辛卯,以六衞漢兵千二百、新附軍四百、屯田兵四百造尚書省。鎮南王以諸軍還。張文虎糧船遇賊兵船三十艘,文虎擊之,所殺略相當。費拱辰、徐慶以風不得進,皆至瓊州。凡亡士卒二百二十人、船十一艘、糧萬四千三百石有奇。癸巳,賜諸王術伯銀五萬兩、幣各一萬匹,兀魯台、爪忽兒銀五千兩、幣各一百。甲午,捕鹿羔。鎮南王次內傍關,賊兵大集以遏歸師,鎮南王遂由單巳縣趣盝州,間道以出。乙未,以往歲北邊大風雪,拔突古倫所部牛馬多死,賜米千石。丁酉,駐蹕野狐嶺,命阿束、塔不帶總京師城守諸軍。己亥,太陰掩角。壬寅,禮部言:“會同館蕃夷使者時至,宜令有司仿古《職貢圖》,繪而為圖,及詢其風俗、土產、去國里程,籍而錄之,實一代之盛事。”從之。鎮南王次思明州,命愛魯引兵還雲南,奧魯赤以諸軍北還。烜遣使來謝,進金人代己罪。乙巳,詔江西管內並聽行尚書省節制。戊申,改山東轉運使司為都轉運使司,兼濟南路酒税醋課。己酉,徐、邳屯田及靈壁、睢寧二屯雨雹如雞卵,害麥。甲寅,循州賊萬餘人寇漳浦,泉州賊二千人寇長泰、汀、贛,畲賊千餘人寇龍溪,皆討平之。

夏四月丙辰,萊縣、蒲台旱飢,出米下其直賑之。戊午,太陰犯井。庚申,以武岡、寶慶二路薦經寇亂,免今年酒税課及前歲逋租。辛酉,從行泉府司沙不丁、烏馬兒請,置鎮撫司、海船千户所、市舶提舉司。省平陽投下總管府入平陽路,雜造提舉司入雜造總管府。桑哥言:“自至元丙子置應昌和糴所,其間必多盜詐,宜加鈎考。扈從之臣,種地極多,宜依軍站例,除四頃之外,驗畝徵租。”並從之。癸亥,渾河決,發軍築堤捍之。乙丑,廣東賊董賢舉等七人皆稱大老,聚眾反,剽掠吉、贛、瑞、撫、龍興、南安、韶、雄、汀諸郡,連歲擊之不能平,江西行樞密院副使月的米失請益兵,江西行省平章忽都鐵木兒亦以地廣兵寡為言,詔江淮省分萬户一軍詣江西,俟賊平還翼。戊辰,浚怯烈河以溉口温腦兒黃土山民田。庚午,立弘吉剌站。癸酉,尚書省臣言:“近以江淮飢,命行省賑之,吏與富民因結為,多不及於貧者。今杭、蘇、湖、秀四州復大水,民鬻女易食,請輟上供米二十萬石,審其貧者賑之。”帝是其言。甲戌,萬安寺成,佛像及窗壁皆金飾之,凡費金五百四十兩有奇、水銀二百四十斤。遼陽省新附軍逃還各衞者,令助造尚書省,仍命分道招集之。增立直沽海運米倉。命徵趾諸軍還家休息一歲。敕緬中行省,比到緬中,一稟雲南王節制。庚辰,安南國王陳烜遣中大夫陳克用來貢方物。賜諸王小薛金百兩、銀萬兩、鈔千錠及幣有差。辛巳,賜諸王阿赤吉金二百兩、銀二萬二千五百兩、鈔九千錠及紗羅絹布有差。命甘肅行省發新附軍三百人屯田亦集乃,陝西省督鞏昌兵五千人屯田六盤山。癸未,雲南省右丞愛魯上言:“自發中慶,經羅羅、白衣入趾,往返三十八戰,斬首不可勝計,將士自都元帥以下獲功者四百七十四人。”甲申,詔皇孫撫諸軍討叛王火魯火孫、合丹禿魯幹。

五月丙戌,敕武平路括馬千匹。戊子,諸王察合子闊闊帶叛,牀兀兒執之以來。己丑,汴梁大霖雨,河決襄邑,漂麥禾。以左右怯薛衞士及漢軍五千三百人從皇孫北征。甲午,發五衞漢兵五千人北征。乙未,桑哥言:“中統鈔行垂三十年,省官皆不知其數,今已更用至元鈔,宜差官分道置局鈎考中統鈔本。”從之。丙申,賜諸王八八金百兩、銀萬兩、金素段五百、紗羅絹布等四千五百。兀馬兒來獻璞玉。丁酉,平江水,免所負酒課。減米價,賑京師。改雲南烏撒宣撫司為宣司,兼管軍萬户府。戊戌,復蘆台、越支、三叉沽三鹽使司。王家奴、火魯忽帶、察罕復舉兵反。己亥,雲南行省言:“金沙江西通安等五城,宜依舊隸察罕章宣撫司,金沙江東永寧等處五城宜廢,以北勝施州為北勝府。”從之。壬寅,渾天儀成。運米十五萬石詣懿州餉軍及賑饑民。乙巳,罷興州採提舉司。營上都城內倉。丁未,奉安神主於太廟。戊申,太白犯畢。賜拔都不倫金百五十兩、銀萬五千兩及幣紗羅等萬匹。辛亥,盂州烏河川雨雹五寸,大者如拳。癸丑,詔湖廣省管內並聽平章政事禿滿、要束木節制。遷四川省治重慶,復遷宣司於成都。高麗遣使來貢方物。詔四川管內並聽行尚書省節制。河決汴梁,太康、通許、杞三縣,陳、潁二州皆被害。

六月甲寅,以新府軍修尚食局。庚申,賑諸王答兒伯部曲之飢者及桂陽路饑民。辛酉,上都、桓州、應昌、隆興酒。壬戌,賜諸王術伯金銀皆二百五十兩、幣紗羅萬匹。乙丑,詔蒙古人總漢軍,閲習水戰。丁卯,又賜諸王術伯銀二萬五千兩、幣紗羅萬匹。復立鹹平至建州四驛。以延安屯田總管府復隸安西省。戊辰,海都將暗伯、著暖以兵犯業裏幹腦兒,管軍元帥阿里帶戰卻之。壬申,睢陽霖雨,河溢害稼,免其租千六十石有奇。命諸王怯憐口及扈從臣,轉米以饋將士之從皇孫者。太醫院、光祿寺、儀鳳寺、侍儀司、拱衞司,皆毋隸宣徽院,罷教坊司入拱衞司。癸酉,詔加封南海明著天妃為廣祐明著天妃。甲戌,太白犯井。改西南番總管府為永寧路。乙亥,以考城、陳留、通許、杞、太康五縣大水及河溢沒民田,蠲其租萬五千二百石。丙子,給兵五十人衞浙西宣使史弼,使任治盜之責。丁丑,太陰犯歲星。發兵千五百人詣漢北浚井。癸未,處州賊柳世英寇青田、麗水等縣,浙東道宣副使史耀討平之。資國、富昌等一十六屯雨水、蝗害稼。

秋七月甲申朔,復葺興、靈二州倉,始命昔寶赤、合剌赤、貴由赤、左右衞士轉米輸之,委省官督運,以備賑給。丙戌,真定、汴梁路蝗。運大同、太原諸倉米至新城,為邊地之儲。以南安、瑞、贛三路連歲盜起,民多失業,免逋税萬二千六百石有奇。弛寧夏酒。發大同路粟賑民。保定路霖雨害稼,蠲今歲田租。改儲偫所為提舉司。敕徵趾兵官還家休息一歲。壬辰,遣必闍赤以鈔五千錠往應昌和糴軍儲。改會同館為四賓庫。戊戌,駐蹕許泥百牙之地。同知江西行樞密院事月的失上言:“近以盜起廣東,分江西、江淮、福建三省兵萬人令臣將之討賊。臣願萬人內得蒙古軍三百,並臣所籍降户萬人,置萬户府,以撒木閤兒為達魯花赤,佩虎符。”詔許之。以沐川等五寨割隸嘉定者,還隸馬湖蠻部總管府。己亥,熒惑犯氐。庚子,太白犯鬼。膠州連歲大水,民採橡而食,命減價糶米以賑之。霸、漷二州霖雨害稼,免其今年田租。乙巳,太陰掩畢。諸王也真部曲飢,分五千户就食濟南。保定路唐縣野蠶繭絲可為。壬子,命斡端戍兵三百一十人屯田。命六衞造軍器。

八月癸丑,諸王也真言:“臣近將濟寧投下蒙古軍東征,其家皆乏食,願賜濟南路歲賦銀,使易米而食。”詔遼陽省給米萬石賑之。丙辰,熒惑犯房。袁之萍鄉縣進嘉禾。詔安童以本部怯薛蒙古軍三百人北征。己未,太白犯軒轅大星。辛酉,免江州學田租。癸亥,尚書省成。壬申,安西省管內大飢,蠲其田租二萬一千五百石有奇,仍貸粟賑之。癸酉,以河間等路鹽運司兼管順德、廣平、綦陽三鐵冶。丙子,發米三千石賑滅吉兒帶所部饑民。趙、晉、冀三州蝗。丁丑,嘉祥、魚台、金鄉三縣霖雨害稼,蠲其租五千石。庚辰,車駕次孛羅海腦兒。以鹹平薦經兵亂,發瀋州倉賑之。分萬億庫為寶源、賦源、綺源、廣源四庫。

九月癸未朔,熒惑犯天江。大駕次野狐嶺。甘州旱飢,免逋税四千四百石。丙戌,置汀、梅二州驛。己丑,獻、莫二州霖雨害稼,免田租八百餘石。壬辰,大駕至大都。乙未,罷檀州淘金户。都哇犯邊。庚子,太陰犯畢。鬼國、建都皆遣使來貢方物。從桑哥請,營五庫中以貯幣。癸卯,熒惑犯南鬥。命忽都忽民户履地輸税。尚書省臣言:“自立尚書省,凡倉庫諸司無不鈎考,宜置徵理司,秩正三品,專治合追財谷,以甘肅等處行尚書省參政禿烈羊呵、籤省吳誠併為徵理使。”從之。升寶鈔總庫、永盈庫併為從五品。改八作司為提舉八作司,秩正六品。增元寶、永豐及八作司官吏俸。庚戌,太醫院新編《本草》成。

冬十月己未,享於太廟。庚申,從桑哥請,以省、院、台官十二人理算江淮、江西、福建、四川、甘肅、安西六省錢穀,給兵使以為衞。烏思藏宣使軟奴汪術嘗賑其管內兵站飢户,桑哥請賞之,賜銀二千五百兩。甲子,置虎賁司,復改為武衞司。丙寅,賜瀛國公趙鳷鈔百錠。以甘州轉運司隸都省。湖廣省言:“左、右江口溪蠻獠,置四總管府,統州、縣,百六十,而所調官畏憚瘴癘,多不敢赴,請以漢人為達魯花赤,軍官為民職,雜土人用之。”就擬夾谷三合等七十四人以聞,從之。大同民李伯祥、蘇永福八人,以謀逆伏誅。庚午,海都犯邊。桑哥請明年海道漕運江南米須及百萬石。又言:“安山至臨清,為渠二百六十五里。若開浚之,為工三百萬,當用鈔三萬錠、米四萬石、鹽五萬斤。其陸運夫萬三千户復罷為民,其賦入及芻粟之估為鈔二萬八千錠,費略相當,然渠成亦萬世之利。請以今冬備糧費,來浚之。”制可。丙子,始造鐵羅圈甲。瀛國公趙鳷學佛法於土番。己卯,也不幹入寇,不都馬失引兵奮擊之。塔不帶反,忽剌忽、阿塔海等戰卻之。詔免儒户雜徭。尚書省臣請令集賢院諸司,分道鈎考江南郡學田所入羨餘,貯之集賢院,以給多才藝者,從之。給倉官俸。高麗遣使來貢方物。

十一月壬午,鞏昌路荐饑,免田租之半,仍以鈔三千錠賑其貧者。以忽撒馬丁為管領甘肅陝西等處屯田等户達魯花赤,督斡端、可失閤兒工匠千五十户屯田。丁亥,金齒遣使貢方物。以山東東西道提刑按察使何榮祖為中書省參知政事。修國子監以居胄子。有分地臣私役富室為柴米户及賦外雜徭。柳州民黃德清叛,州民蔡猛等拒殺官軍,並伏誅。庚寅,牀哥里合引兵犯建州,殺三百餘人,鹹平大震。辛卯,兀良合饑民多殍死,給三月糧。壬辰,罷建昌路屯田總管府。癸巳,賜諸王也裏幹金五十兩、銀五千兩、鈔千錠、幣紗羅等二千匹。也速帶兒、牙林海剌孫執捏坤、忽都答兒兩叛王以歸。甲午,北兵犯邊。詔福建省管內並聽行尚書省節制。丙申,合里民飢,種不入土,命愛牙赤以屯田餘糧給之。己亥,命李思衍為禮部侍郎,充國信使,以萬奴為兵部郎中副之,同使安南,詔諭陳烜親身入朝,否則必再加兵。大都民史吉等請立桑哥德政碑,從之。辛丑,馬八兒國遣使來朝。帖列滅入寇。甲辰,以鞏昌便宜都總帥府統五十餘城兵民事繁,改為宣使司,兼便宜都總帥府。改釋教總制院為宣政院,秩從一品,印用三台,以尚書右丞相桑哥兼宣政使。庚戌,益鹹平府戍兵三百。

十二月乙卯,賜按答兒禿等金千二百五十兩、銀十二萬五千兩、鈔二萬五千錠、幣布氎布二萬三千六百六十六匹。命上都募人運米萬石赴和林,應昌府運米三萬石給弘吉剌軍。丁巳,海都兵犯邊,拔都也孫擊,死之。先是,安童將兵臨邊,為失裏吉所執,一軍皆沒。至是八鄰來歸,從者凡三百九十人,賜鈔萬二千五百一十三錠。辛酉,太陰犯畢。癸亥,置大都等路打捕民匠等户總管府。甲子,太陰犯井。辛未,桑哥言:“有分地之臣,例以貧乏為辭,希覬賜與。財非天墜地出,皆取於民,苟不慎其出入,恐國用不足。”帝曰:“自今不當給者汝即畫之,當給者宜覆奏,朕自處之。”甲戌,太陰犯亢,熒惑犯壘壁陣。安西王阿難答來告兵士飢,且闕橐駝,詔給米六千石及橐駝百。乙亥,湖頭賊張治囝掠泉州,免泉州今歲田租。丙子,也速不花以昔列門叛。甘肅行省官約諸王八八、拜答罕、駙馬昌吉,合兵討之,皆自縛請罪。獨昔列門以其屬西走,追至朵郎不帶之地,邀而獲之,以歸於京師。庚辰,六衞屯田飢,給更休三千人六十糧。高麗國王遣使來貢方物。賜諸王愛牙合赤等金千兩、銀一萬八千三百六十兩、絲萬兩、綿八萬三千二百兩、金素幣一千二百匹、絹五千九十八匹。賜皇子愛牙赤部曲等羊馬鈔二十九萬百四十七錠、馬二萬六千九百一十四、羊十萬二百一十、駝八、牛九百。賙諸王貧乏者,鈔二十一萬六百錠、馬六千七百二十五、羊一萬二千八百五十七、牛四十。賜子家貲沒於寇者,鈔三萬二千八百八十錠、馬牛百,償以羊馬諸物供軍者,鈔千六百七十四錠、馬四千三百二十五、羊三萬四千百九十九、駝七十二、牛三十。賞自寇中拔歸者,鈔四千七十八錠。因雨雹、河溢害稼,除民租二萬二千八百石。命亦思麻等七百餘人作佛事坐靜於玉塔殿、寢殿、萬壽山、護國仁王等寺凡五十四會,天師張宗演設醮三。以光祿寺直隸都省。置醴源倉,分太倉之麴米‮物藥‬隸焉。以滄州之軍營城為滄溟縣,以施州之清江縣隸夔路總管府。罷安和署。大司農言耕曠地三千五百七十頃,立學校二萬四千四百餘所,積義糧三十一萬五千五百餘石。斷死罪九十五人。

二十六年正月丙戌,地震。詔江淮省忙兀帶與不魯失海牙及月的失合兵進討羣盜之未平者。己丑,發兵沙陀間鐵烈兒河。辛卯,拔都不倫言其民千一百五十八户貧乏,賜銀十萬五千一百五十兩。徙江州都轉運使司治龍興。沙不丁上市舶司歲輸珠四百斤、金三千四百兩,詔貯之以待貧乏者。合丹入寇。戊戌,以荊湖占城省左丞唐兀帶副按的忽都合為蒙古都萬户,統兵會江淮、福建二省及月的失兵,討盜於江西。蠲漳、汀二州田租。辛丑,遣使代祀嶽瀆、后土、東南海。立武衞親軍都指揮使司,以侍衞軍六千、屯田軍三千、江南鎮守軍一千,合兵一萬隸焉。太陰犯氐。壬寅,海船萬户府言:“山東宣使樂實所運江南米,陸負至淮安,易閘者七,然後入海,歲止二十萬石。若由江陰入江至直沽倉,民無陸負之苦,且米石省運估八貫有奇。乞罷膠萊海道運糧萬户府,而以漕事責臣,當歲運三十萬石。”詔許之。癸卯,高麗遣使來貢方物。賊鍾明亮寇贛州,掠寧都,據秀嶺,詔發江淮省及鄰郡戍兵五千,遷江西省參政管如德為左丞,使將兵往討。畲民丘大老集眾千人寇長泰縣,福州達魯花赤歡同漳州路總管高傑討平之。甲辰,復立光祿寺。戊申,徙廣州按察司於韶州。以荊南按察司所統遼遠,割三路入淮西,二路入江西。立鹹平至聶延驛十五所。廢甘州路宣課提舉司入寧夏都轉運使司。遣參知政事張守智、翰林直學士李天英使高麗,督助徵本糧。

二月辛亥朔,詔籍江南户口,凡北方諸人寓居者亦就籍之。浚滄州御河。癸丑,愛牙合赤請以所部軍屯田鹹平、懿州,以省糧餉。己未,發和林糧千石賑諸王火你赤部曲。置延禧司,秩正三品。壬戌,合木裏飢,命甘肅省發米千石賑之。癸亥,詔立崇福司,為從二品。徙江淮省治杭州,改浙西道宣司為淮東道宣司,治揚州。丙寅,尚書省臣言:“行泉府所統海船萬五千艘,以新附人駕之,緩急殊不可用。宜招集乃顏及勝納合兒散户為軍,自泉州至杭州立海站十五,站置船五艘、水軍二百,專運番夷貢物及商販奇貨,且防禦海道為便。”從之。命福建行省拜降、江西行院月的失、江淮行省忙兀帶,合兵擊賊江西。大都路總管府判官蕭儀嘗為桑哥掾,坐受贓事覺,帝貸其死,徙為淘金。桑哥以儀嘗鈎考萬億庫,有追錢之能,足贖其死,宜解職杖遣之,帝曲從之。丁卯,幸上都。以中書右丞相伯顏知樞密院事,將北邊諸軍。成都管軍萬户劉德祿上言,願以兵五千人招降八番蠻夷,因以進取趾。樞密院請立元帥府,以藥剌罕及德祿併為都元帥,分四川軍萬人隸之,帝從之。以伯答兒為中書平章政事。紹興大水,免未輸田租。合丹兵寇胡魯口,開元路治中兀顏牙兀格戰連,破之。己巳,立左右翼屯田萬户府,秩從三品。玉呂魯奏,江南盜賊凡四百餘處,宜選將討之。帝曰:“月的失屢以捷聞,忙兀帶已往,卿無以為慮。”皇孫甘不剌所部軍乏食,發大同路榷場糧賑之。甲戌,命鞏昌便宜都總帥汪惟和將所部軍萬人北征,令過闕受命。乙亥,省屯田六署為營田提舉司。

三月庚辰朔,有食之。台州賊楊鎮龍聚眾寧海,僣稱大興國,寇東陽、義烏,浙東大震。諸王甕吉帶時謫婺州,帥兵討之。立雲南屯田,以供軍儲。桑哥言:“省部成案皆財谷事,當令監察御史即省部稽照,書姓名於卷末,仍命侍御史堅童視之,失則連坐。”從之。安西飢,減估糶米二萬石。甘州飢,發鈔萬錠賑之。己丑,賜陝西屯田總管府農器種粒。癸巳,東縣獻芝。甲午,太陰犯亢。乙未,鑄渾天儀成。癸巳,金齒人完以其民二十萬一千户有奇來歸,仍進象三。

夏四月己酉,復立營田司於寧夏府。遼陽省管內飢,貸高麗米六萬石以賑之。壬子,孛羅帶上別十八里招集户數,令甘肅省賑之。癸丑,命塔海發忽都不花等所部軍,屯狗站北以禦寇。寶慶路飢,下其估糶米萬一千石。丙辰,命甘肅行省給合的所部飢者粟。丁巳,遣宮驗視諸王按灰貧民,給以糧。戊午,江南民挾弓矢,犯者籍而為兵。置江西福建打捕鷹坊總管府,福建轉運司及管軍總管言其非宜,詔罷之。省江淮屯田打捕提舉司七所,存者徐邳、海州、揚州、兩淮、淮安、高郵、昭信、安豐、鎮巢、蘄黃、魚網、石湫,猶十二所。甲子,池州貴池縣民王勉進紫芝十二本。戊辰,安南國王陳烜遣其中大夫陳克用等來貢方物。己巳,乞兒乞思户居和林,驗其貧者賑之。庚午,沙河決,發民築堤以障之。癸酉,以高麗國多產銀,遣工即其地,發旁近民冶以輸官。以萊蕪鐵冶提舉司隸山東鹽運司。甲戌,以御史大夫玉呂魯為太傅,加開府儀同三司,籤江西等處行尚書省事。召江淮行省參知政事忻都赴闕,以户部尚書王巨濟專理算江淮省,左丞相忙兀帶總之。置浙東、江東、江西、湖廣、福建木綿提舉司,責民歲輸木綿十萬匹,以都提舉司總之。罷皇孫按攤不花所設斷事官也先,仍收其印。尚書省臣言:“鞏昌便宜都總帥府已升為宣使司,乞以舊兼府事別立散府,調官分治。”從之。立諸王愛牙赤投下人匠提舉司於益都。並省雲南大理、中慶等路州縣。丁丑,升市令司為從五品。改大都路甲匠總管府為軍器人匠都總管府。尚書省臣言:“乃顏以反誅,其人户月給米萬七千五百二十三石,父母子俱在北方,恐生它志,請徙置江南,充沙不丁所請海船水軍。”從之。

五月庚辰,發武衞親軍千人浚河西務至通州漕渠。癸未,移諸王小薛饑民就食汴梁,發大同、宣德等路民築倉於昴兀剌。壬辰,太白犯鬼。軟奴王術私以金銀器皿給諸王出伯、合班等,且供饋有勞,命有司如數償之,復賞銀五萬兩、幣各二千匹。丙申,詔:“季陽、益都、淄萊三萬户軍久戍廣東,疫死者眾,其令二年一更。”賊鍾明亮率眾萬八千五百七十三人來降,江淮、福建、江西三省所軍各還本翼。行御史台復徙於揚州,浙西提刑按察司徙蘇州。以參知政事忻都為尚書左丞,中書參知政事何榮祖為參知政事,參議尚書省事張天祐為中書參知政事。己亥,設回回國子學。升利用監為從三品。遼陽路飢,免往歲未輸田租。尚書省臣言:“括大同、平陽、太原無籍民及人奴為良户,略見成效。益都、濟南諸道,亦宜如之。”詔以農時民不可擾,俟秋冬行之。罷永盈庫,以所貯上供幣入太府監及萬億庫。辛丑,御河溢入會通渠,漂東昌民廬舍。以莊路去甘肅省遠,改隸安西省。省江縣入渠州。泰安寺屯田大水,免今歲租。青山貓蠻以不莫台、卑包等三十三寨相繼內附。

六月戊申朔,發侍衞軍二千人浚口温腦兒河渠。己酉,鞏昌汪惟和言:“近括漢人兵器,臣管內已絕,自今臣凡用兵器,乞取之安西官庫。”帝曰:“汝家不與它漢人比,弓矢不汝也,任汝執之。”辛亥,詔以雲南行省地遠,州縣官多闕,六品以下,許本省選闢以聞。桂陽路寇亂水旱,下其估糶米八千七百二十石以賑之。己未,西番進黑豹。庚申,諸王乃蠻帶敗合丹兵於託吾兒河。丙寅,要忽兒犯邊。辛巳,詔遣尚書省斷事官禿烈羊呵理算雲南,復立雲南提刑按察司。月的失請以降賊鍾明亮為循州知州,宋士賢為梅州判官,丘應祥等十八人為縣尹、巡尉,帝不允,令明亮、應祥並赴都。大都增設倒鈔庫三所。遼陽等路飢,免今歲差賦。移八八部曲飢者就食甘州。海都犯邊,和林宣使怯伯、同知乃滿帶、副使八黑鐵兒皆反應之。合剌赤飢,出粟四千三百二十八石有奇以賑之。甲戌,西南夷中下爛土等處長忽帶等以三百、寨百一十來歸,得户三千餘。乙亥,金剛奴寇折連怯兒。立江淮等處財賦總管府,掌所籍宋謝太后貲產,隸中宮。丁丑,汲縣民朱良進紫芝。濟寧、東平、汴梁、濟南、棣州、順德、平灤、真定霖雨害稼,免田租十萬五千七百四十九石。

秋七月戊寅朔,海都兵犯邊,帝親征。尚珍署屯田大水,從徵者給其家。己卯,駙馬爪忽兒部曲飢,賑之。辛巳,兩淮屯田雨雹害稼,蠲今歲田租。雨壞都城,發兵、民各萬人完之。開安山渠成,河渠官禮部尚書張孔孫、兵部郎中李處選、員外郎馬之貞言:“開魏博之渠,通江淮之運,古所未有。”詔賜名會通河,置提舉司,職河渠事。甲申,四川山齊蠻民四寨五百五十户內附。丙戌,命百官市馬助邊。敕以禿魯花及侍衞兵百人為桑哥導從。丁亥,發至元鈔萬錠,市馬於燕南、山東、河南、太原、平陽、保定、河間、平灤。戊子,太白經天四十五。庚寅,黃兀兒月良等驛乏食,以鈔賑之。辛卯,太陰犯牛。詔遣牙牙住僧詣江南搜訪術藝之士。發和林所屯乞兒乞思等軍北征。癸巳,平灤屯田霖雨損稼。甲午,御河溢。東平、濟寧、東昌、益都、真定、廣平、歸德、汴梁、懷孟蝗。乙未,太陰犯歲星。丁酉,命遼陽行省益兵戍鹹平、懿州。戊戌,誅信州叛賊鮑惠等三十三人。左丞李庭等北征。辛丑,發侍衞親軍萬人赴上都。河間大水害稼。壬寅,賦百官家,制戰襖。癸卯,沙河溢。鐵燈扞堤決。

八月壬子,霸州大水,民乏食,下其估糶直沽倉米五千石。乙卯,郴之宜章縣為廣東寇所掠,免今歲田租。辛酉,大都路霖雨害稼,免今歲租賦,仍減價糶諸路倉糧。壬戌,漷州飢,發河西務米二千石,減其價賑糶之。癸亥,諸王鐵失、孛羅帶所部皆飢,敕上都留守司、遼陽省發粟賑之。甲子,月的失以鍾明亮貢物來獻。辛未,歲星晝見。癸酉,以八番羅甸宣使司隸四川省。台、婺二州飢,免今歲田租。甲戌,詔兩淮、兩浙都轉運使司及江西榷茶都轉運司諸人,毋得沮辦課。改四川金竹寨為金竹府。徙浙東道提刑按察司治婺州,河東山西道提刑按察司治太原,宣司治大同。

九月戊寅,歲星犯井。己卯,置高麗國儒學提舉司,從五品。丙戌,罷濟州泗汶漕運使司。丁亥,罷斡端宣使元帥府。癸巳,以京師糴貴,有司拘顧商車。乙未,太陰犯畢。丙申,熒惑犯太微西垣上將。增浙東道宣使一員。江淮省平章沙不丁言:“提調錢穀,積怨於眾,乞如要束木例,撥戍兵三百人為衞。”從之。平灤、昌國等屯田霖雨害稼。甲辰,以保定、新城、定興屯田糧賑其户飢貧者。乙巳,詔福建省及諸司毋沮擾魏天祐銀課。

冬十月癸丑,營田提舉司水害稼。太陰犯牛宿距星。甲寅,熒惑犯右執法。以駝運大都米五百石有奇給皇子北安王等部曲。乙卯,以八番、羅甸隸湖廣省。丙辰,內外百官受人饋酒食者,沒其家貲之半。甲子,享於太廟。己巳,赤那主裏合花山城置站一所。癸酉,尚書省臣言:“沙不丁以便宜增置浙東二鹽司,合浙東、西舊所立者為七,乞官知鹽法者五十六人。”從之。平灤水害稼。以平灤、河間、保定等路飢,弛河泊之

閏十月戊寅,車駕還大都。尚書省臣言:“南北鹽均以四百斤為引,今權豪家多取至七百斤,莫若先貯鹽於席,來則授之為便。”從之。庚辰,桑哥言:“初改至元鈔,盡收中統鈔,故令天下鹽課以中統、至元鈔相半輸官。今中統鈔尚未可急斂,宜令税賦並輸至元鈔,商販有中統料鈔,聽易至元鈔以行,然後中統鈔可盡。”從之。月的失以首賊丘應祥、董賢舉歸於京師。癸未,命遼陽行省給諸王乃蠻帶民户乏食者。乙酉,命自今所授宣敕並付尚書省。通州河西務飢,民有鬻子、去之他州者,發米賑之。丙戌,西南夷生番心嵒等八族計千二百六十户內附。廣東賊鍾明亮復反,以眾萬人寇梅州,江羅等以八千人寇漳州,又韶、雄諸賊二十餘處皆舉兵應之,聲勢張甚。詔月的失復與福建、江西省合兵討之,且諭旨月的失:“鍾明亮既降,朕令汝遣之赴闕,而汝玩常不發,致有是變。自今降賊,其即遣之。”丁亥,安南國王陳烜遣使來貢方物。左、右衞屯田新附軍以大水傷稼乏食,發米萬四百石賑之。辰星犯房。己丑,太陰犯畢,熒惑犯進賢。庚寅,江西宣使胡頤孫援沙不丁例,請至元鈔千錠為行泉府司,歲輸珍異物為息,從之,以胡頤孫遙授行尚書省參政、泉府太卿、行泉府司事。詔籍江南及四川户口。丙申,寶坻屯田大水害稼。河南宣司請給管內河間、真定等路民六十糧,遣還其土,從之。婺州賊葉萬五以眾萬人寇武義縣,殺千户一人,江淮省平章不鄰吉帶將兵討之。遣使鈎考大同錢穀及區別給糧人户。庚子,取石泗濱為磬,以補宮縣之樂。辛丑,羅斛、女人二國遣使來貢方物。癸卯,殺羔羊。浙西宣使史弼請討浙東賊,以為浙東道宣使,位合剌帶上。甲辰,武平路飢,發常平倉米萬五千石。賑保定等屯田户飢,給九十糧。檀州饑民劉德成犯獵,詔釋之。湖廣省臣言:“近招降贛州賊胡海等,令將其眾屯田自給,今過耕時,不恤之,恐生變。”命贛州路發米千八百九十石賑之。丙午,緬國遣委馬剌菩提班的等來貢方物。

十一月丙午朔,回回、昔寶赤百八十六户居汴梁者,申命宣司給其田。丁未,江南、北權要之家毋沮鹽法。戊申,敕尚書省發倉賑大都饑民。壬子,漳州賊陳機察等八千人寇龍巖,執千户張武義,與楓林賊合。福建行省兵大破之,陳機察、丘大老、張順等以其黨降。行省請斬之以警眾,事下樞密院議。范文虎曰:“賊固當斬,然既降乃殺之,何以示信?宜並遣赴闕。”從之。癸丑,建寧賊黃華弟福,結陸廣、馬勝復謀亂,事覺,皆論誅。甲寅,瓜、沙二州城壞,詔發軍民修完之。丙辰,罷阿你哥所領採石提舉司。發米五百八十七石給昔寶赤五百七十八人之乏食者。丁巳,平灤、昌國屯户飢,賑米千六百五十六石。改播州為播南路。丁卯,詔山東東路毋得沮淘金。賑文安縣饑民。陝西鳳翔屯田大水。戊辰,太陰犯亢。己巳,發米千石賑平灤饑民。改平恩鎮為丘縣。武平路飢,免今歲田租。桓州等驛飢,以鈔給之。

十二月丁丑,蠡州飢,發義倉糧賑之。戊寅,罷平州望都、榛子二驛,放其户為民。辛巳,詔括天下馬,一品、二品官許乘五匹,三品三匹,四品、五品二匹,六品以下皆一匹。平灤大水傷稼,免其租。小薛坐與合丹禿魯幹通謀叛,伏誅。紹興路總管府判官白絜矩言:“宋趙氏族人散居江南,百姓敬之不衰,久而非便,宜悉徙京師。”桑哥以聞,請擢絜矩為尚書省舍人,從之。給玉呂魯所招集户五百人九十糧。徙甕吉剌民户貧乏者就食六盤。乙酉,命四川蒙古都萬户也速帶選所部軍萬人西征。太白犯南鬥。丁亥,封皇子闊闊出為寧遠王。河間、保定二路飢,發義倉糧賑之,仍免今歲田租。木鄰站經亂乏食,給九十糧。命回回司天台祭熒惑。庚寅,禿木合之地霜殺稼,禿魯花之地飢,給九十糧。甲午,以官軍萬户汪惟能為徵西都元帥,將所部軍入漠,其先戍漠兵無令還翼。乙未,蠲大名、清豐逋租八百四十石,命甘肅行省賑千户也先所部人户之飢者,給鈔賑黃兀兒月良站人户。庚子,武平飢,以糧二萬三千六百石賑之。伯顏遣使來言邊民乏食,詔賜網罟,使取魚自給。拔都昔剌所部阿速户飢,出粟七千四百七十石賑之。癸卯,發麥賑廣濟署饑民。是歲,馬八兒國進花驢二,寧州民張世安進嘉禾一本。詔天下梵寺所貯《藏經》,集僧看誦,仍給所費,俾為歲例。幸大聖壽萬安寺,置旃檀佛像,命帝師及西僧作佛事坐靜二十會。免災傷田租:真定三萬五千石,濟寧二千一百五十四石,東平一百四十七石,大名九百二十五石,汴梁萬三千九十七石,冠州二十七石。賜諸王、公主、駙馬如歲例,為金二千兩、銀二十五萬二千六百三十兩、鈔一十一萬二百九十錠、幣十二萬二千八百匹。斷死罪五十九人。

譯文(十二)至元二十五年(1288),正月,陳火亙再次逃入海中,鎮南王派軍隊追趕他,沒有追上,率軍返回趾城。命令烏馬兒率領水軍接張文虎等人的糧船,又派兵進攻安南各堡寨,攻破了它們。初四,詔令江淮行省轄區內均聽從忙兀帶的節制。初五,在司天台祭祀太陽。賜予諸侯王火你赤白銀五百兩、珍珠一串、錦衣一件,賜予玉都白銀一千兩、珍珠一串、錦衣一件。初六,尚書省大臣上奏説“:當初在行中書省設置丞相,和中書省沒有區別,將其撤銷。現在江淮行省平章政事忙兀帶所統轄的地方,地域遼闊,事情繁雜,請求讓他依舊擔任丞相。”下詔任命忙兀帶擔任行省左丞相。把蘄州、黃州兩州和壽昌軍隸屬於湖廣行省。毀掉中統鈔的印版。初十,賞賜徵東的功勞:跟隨皇帝的,將吏升遷散官二級,軍士每人賞錢鈔二錠;死於王事的,賜給其家屬錢鈔十錠,一共用去錢鈔四萬一千四百二十五錠。十二,派遣使臣代表皇帝祭祀五大山、四大水、東海、后土大神。十三,大赦天下。敕令放寬遼陽對於捕魚、狩獵的令,只是不準殺害懷孕的野獸。十七,高麗派遣使臣來進貢地方特產。賀州賊寇七百多人焚燒、搶劫封州各郡縣。循州賊寇一萬多人劫掠海州。十八,海都進犯邊境。敕命駙馬吉昌、諸侯王也只烈,以及察乞兒、合丹兩名千户,均發兵隨從諸侯王術伯北征。賜給諸侯王亦憐真的部屬三萬錠錢鈔。掌吉起兵叛亂,諸侯王拜答罕派遣部將追趕他,追到八立渾,沒有追上而返回。十九,也速不花圖謀叛亂,將其逮捕到京師處死。二十,太陰星干犯角宿天區。蠻十八個部族發生饑饉,餓死二百多人,用一千五百多錠錢鈔買米糧賑濟他們。二十一,皇帝在京師的近郊狩獵。派平江鹽户組成的軍隊在淮東、淮西屯田。杭州、蘇州二州連年發生大水,賑濟那些特別貧困的百姓。二十三,太陰星干犯房宿天區。二十四,下詔令中興、西涼不得堵、破壞河道,兩淮、兩浙不得妨礙、破壞每年的賦税。發放十萬石海運的米糧賑濟遼陽行省遭到饑饉的軍民。二十六,裁撤器盒局,併入諸路金玉人匠總管府。二十八,詔令:“行大司農司、各道勸農營田司,巡視各地以勸勉課税,舉薦勤勞並監督懶惰的人,每年列具各府、州、縣勸農官的舉措實績,以考核其治績的好壞。各路的經歷官、縣尹以下的官員均聽從他們的裁決。有人仗勢作威作福侵奪官府擾害農耕的,由提刑按察司追究懲治。”招募能夠耕種江南的荒地以及官府公田的百姓,免徵他們三年差役,其納的租税免除三分之一。江淮行省上奏説“:兩淮土地開闊,人口稀少,兼併土地的民户都不納賦税。又,轄區內七十多座城市,屯田的地方只有兩處,應當增設淮東、淮西兩道勸農營田司,督使百姓耕種。”皇帝裁決説“:可以。”二月初二,把濟州漕運司改為都漕運司,兼管濟州南北的漕運。京畿都漕運司只轄治京畿地區。鎮南王領兵追回萬劫。烏馬兒等待張文虎等人的運糧船沒有等到,諸將認為口糧完了,軍隊疲憊,應當保全軍隊回去,鎮南王依從了他們。初三,命令李庭整治五千名漢軍東征。賜給葉李平江、嘉興的田四頃。初五,司徒撒裏蠻等進獻《祖宗實錄》,皇帝説“:太宗的事蹟倒是這樣,睿宗有些稍微可以修改的,定宗固然是事情多,時間少,憲宗難道你不能回憶麼?還應當詢問那些知道的人。”徵收大都以南各路所放牧的侍衞軍馬匹前來京師,由官府付給糧草錢,令他們自己購買糧草,不得擾害各縣的百姓。遼陽、武平等處發生饑饉,免除今年的租税以及每年納的貂皮。疏浚滄州運鹽的河道。初六,忙兀帶、忽都忽上奏説他們的軍隊連續三年發生饑饉,賜給五百石米。初七,裁撤遼東海西道提刑按察司併入北京,江南湖北道提刑按察司併入荊南。敕令江淮不要捕捉天鵝。放寬對於魚泊的令。十一,賜給雲南王塗金帶駱駝鈕的印信。把南京路改為汴梁路,北京路改為武平路,西京路改為大同路,東京路改為遼陽路,中興路改為寧夏府路。把江西茶運司改為都轉運司,合併酒醋專賣的賦税。把河渠提舉司改為轉運司。江淮總管楊璉真加上奏説“:把亡宋的宮室改建成佛塔一座,寺廟五座,已經完成。”下詔令以一百五十頃水面和陸地奉養他們。下詔徵召葛洪山的隱士劉彥深。十九,蓋州發生旱災,百姓饑饉,免除他們的租糧四千七百石。二十四,任命高麗國王王貝再次擔任徵東行尚書省左丞相。豪州、懿州發生饑荒,以十五萬石米賑濟該地區。止遼陽釀酒。京師發生水災,發放官米,降低價格賣給貧苦百姓。因為江南的站户貧富不均,命官府進行甄別,合户税達到七十石抵馬一匹,並免徵雜役;獨户税超過七十石願意入驛站的聽便。合户税不得超過十户,獨户税不能達到一百石。二十六,把杭州西湖作為放生池。二十七,鎮南王命令烏馬兒、樊楫率領水軍率先返回,程鵬飛、塔出率軍護送他們。因為御史台監察御史、提刑按察司大多不履行職責,皇帝下詔對他們申斥警告。命令皇孫雲南王也先鐵木兒率兵鎮守大理等地。

三月初二,諸侯王昌童的部屬發生饑饉,供給他三個月糧食。初三,熒惑星干犯太微東垣上相星。初四,太陰星干犯畢宿天區。皇上的車駕返回皇宮。淞江百姓曹夢炎願意每年向官府納一萬石米,請求免除其他的徭役,而且求取官職。桑哥以此向皇帝請求,皇帝遙授曹夢炎為浙東道宣副使。把曲靖路總管府改為宣撫司。初六,聖駕臨幸上都。把闌遺所改為闌遺監,秩祿升格為正四品。敕命遼陽行省的亦乞列思、吾魯兀、札剌兒率領探馬赤軍從懿州出發東征。李庭被遙授為尚書省左丞,享受其秩祿,率領漢軍出征。江淮行省忙兀帶上奏説“:應該制定軍官更調法,死於國事的追贈散官,病故的降一級追贈。”皇帝説:“父兄雖然死於國事,如果子弟不能夠勝任,又怎麼可以任用呢?假使是賢者,即使病故的也不可以降級。”初七,派六衞漢軍士卒一千二百人、新附軍士卒四百人、屯田的士兵四百人建造尚書省衙署。鎮南王率領諸軍返回。張文虎的糧船遇見賊寇的兵船三十艘,張文虎攻擊賊軍,所殺賊兵與自己陣亡的士兵大體上相當。費拱辰、徐慶因為風大不能前進,都去了瓊州。一共損失士卒二百二十人,船十一艘,糧食一萬四千三百石有餘。初九,賜給諸侯王術伯白銀五萬兩、絹各一萬匹,兀魯台、爪忽兒白銀五千兩、絹各一百匹。初十,止捕捉幼鹿。鎮南王屯駐在內傍關,賊軍大規模集結以阻遏返回的王師,鎮南王便由單已縣前往衊州,從小路出關。十一,因為去年北邊大風雪,勇士古倫所部的牛馬大多死亡,賜予糧米一千石。十三,皇帝駐蹕在野狐嶺,命令阿束、塔不帶統管京師城防各軍。十五,太陰星掩蔽角宿。十八,禮部上奏説:“會同館藩夷國家的使節有時來到,應該令有關府衙仿效古代的《職貢圖》,畫成圖畫,並詢問他們的風俗、土產、距離京師的路程,記錄到冊籍中,這實在是一代的盛事。”皇上允從。鎮南王屯駐在思明州,命愛魯率軍返回雲南,奧魯赤領兵返回北邊。陳火亙派遣使臣前來謝罪,進獻金人以代替自己請罪。二十一,詔令江西轄區內均聽從行尚書省節制。二十四,把山東轉運使司改為都轉運使司,兼管濟南路酒税和醋税。二十五,徐州、邳州屯田以及靈壁、睢寧二處屯田降下的雨雹如雞卵大,傷害麥子。三十,循州賊寇一萬多人進犯漳浦,泉州賊寇二千人進犯長泰、汀州、贛州,畲族賊寇一千多人進犯龍溪,全部將他們討平。

夏季,四月初二,萊縣、蒲台發生旱災、饑饉,調出糧米降低價錢賑濟他們。初四,太陰星干犯井宿天區。初六,因為武岡、寶慶二路連續遭受賊寇的禍亂,免徵今年的酒税和前年拖欠未的租賦。初七,按照行泉府司的沙不丁、烏馬兒的請求,設置鎮撫司、海船千户所、市舶提舉司。裁撤平陽投下總管府,合併平陽路;裁撤雜造提舉司,合併入雜造總管府。桑哥上奏説:“自從至元丙子年(1276)設置應昌和糴所,其中必定會有許多偷盜詐偽的事,應當加以調查考核。隨侍皇上的官員,佔有的土地極多,應當依照軍隊驛站的成例,除四頃以內的之外,其餘的都查實田畝的數量徵收租賦。”皇帝全部允從。初九,渾河決口,派軍隊築堤以保衞河防。十一,廣東賊寇董賢舉等七人都自稱“大老”聚眾造反,劫掠吉州、贛州、瑞州、撫州、龍興、南安、韶州、雄州、汀州諸郡,連年打擊他們都不能平定,江西行樞密院副使月的失請求增派軍隊,江西行省平章忽都鐵木兒也以地廣兵少為理由要求增兵,詔令江淮行省分遣萬户率領一支軍隊前往江西,待賊寇平定之後再回歸本營。十四,疏浚怯烈河以灌溉口温腦兒黃土山的民田。十六,設立弘吉剌驛站。十九,尚書省大臣上奏説:“近來因為江淮饑饉,命令行省賑濟饑民,官吏和富豪便乘機狼狽為,賑災糧大多不能到貧民頭上。現在杭州、蘇州、湖州、秀州四州又發大水,百姓賣女以換取食物,請停止納上供米二十萬石,審核那些貧窮的以賑濟他們。”皇帝認為這意見很對。二十,萬安寺建成,佛像及窗户、牆壁都用黃金裝飾,共用去黃金五百四十餘兩、水銀二百四十斤。遼陽行省逃回各衞的新附軍,令他們幫助建造尚書省衙署,並命令分道招聚他們。增建直沽海運米倉庫。命令征伐趾(安南)的各軍回家休息一年。敕命緬中行省,待抵達緬中時,完全受雲南王節制。二十六,安南國王陳火亙派遣中大夫陳克用前來進貢當地特產。賜給諸侯王小薛黃金一百兩、白銀一萬兩、錢鈔一千錠,以及不同數量的絹。二十七,賜給諸侯王阿赤吉黃金二百兩、白銀二萬二千五百兩、錢鈔九千錠,以及數量不等的紗羅絹布。命令甘肅行省派遣三百名新附軍到亦集乃屯田,命陝西行省催督鞏昌兵五千人到六盤山屯田。二十九,雲南行省右丞愛魯上奏説“:自從發兵於中慶,經過羅羅、白衣而進入安南,前後經過三十八次戰役,斬獲敵首不計其數,自都元帥以下建立戰功的將士共四百七十四人。”三十,詔令皇孫率領諸軍討伐叛王火魯火孫、合丹禿魯幹。

五月初二,敕命武平路收聚一千匹馬。初四,諸侯王察合的兒子闊闊帶叛變,牀兀兒把他捉了來。初五,汴梁連降大雨,黃河在襄邑決口,淹沒麥禾。命左右護衞軍士兵以及五千三百人隨同皇孫北征。初十,調遣五衞的漢軍五千人北征。十一,桑哥上奏説:“中統鈔通行將近三十年,中書省官員都不知道其數目,現在已經換用至元錢鈔,應當派遣官員分路設置機構、核實中統鈔的基本數目。”皇上允從。十二,賜給諸侯王八八黃金一百兩、白銀一萬兩、彩綢緞五百匹、紗羅絹布等四千五百匹。兀馬兒前來奉獻璞玉。十三,平江發生水災,免徵所承擔的酒税。降低米價,以賑濟京師。把雲南烏撒宣撫司改為宣司,兼領管軍萬户府。十四,恢復蘆台、越支、三叉沽三地的鹽使司。王家奴、火魯忽帶、察罕再次起兵謀反。十五,雲南行省上奏説:“金沙江以西的通安等五城,應當依舊隸屬於察罕章宣撫司,金沙江以東的永寧等五城應當廢除,把北勝、施州合為北勝府。”皇上允從,十八,渾天儀造成。運送十五萬石米前去懿州供應軍餉並賑濟饑民。二十一,撤銷興州採提舉司。營建上都城的內倉。二十三,在太廟安放先帝的神位。二十四,太白金星干犯畢宿天區。賜給勇士不倫黃金一百五十兩、白銀一萬五千兩以及絹紗羅等一萬匹。二十七,盂州烏河川降下冰雹五寸深,大者如拳頭。二十九,詔令湖廣行省管轄內均聽由平章政事禿滿、要束木節制。把四川行省治所遷移到重慶,又將宣司遷移到成都。高麗派遣使臣前來進貢當地特產。詔令四川轄區內均聽由行尚書省節制。黃河在汴梁決口,太康、通許、杞縣三縣以及陳州、潁州二州均受害。

六月初一,派新附軍修建尚食局衙署。初七,賑濟諸侯王答兒伯部屬飢餓乏食的人以及桂陽路的饑民。初八,止上都、桓州、應昌、隆興釀酒。初九,賜給諸侯王術伯黃金、白銀,均為二百五十兩,絹紗羅共一萬匹。十二,詔令蒙古人統領漢軍見習水戰。十四,再賜諸侯王術伯白銀二萬五千兩,絹紗羅一萬匹。重新設立鹹平到建州的四處驛站。把延安屯田總管府重新隸屬於安西行省。十五,海都的將領暗伯、著暖率兵進犯業裏幹腦兒,管軍元帥阿里帶將他們擊退。十九,睢陽連降大雨,黃河氾濫傷害莊稼,減免當地的田租一千六百多石。命令諸侯王的護衞軍以及侍從官員,運送米糧饋贈給隨從皇孫的將士。太醫院、光祿寺、儀鳳司、侍儀司、拱衞司,都不隸屬於宣徽院。裁撤教坊司,歸併入拱衞司。二十,詔命加封南海的明著天妃為廣。。明著天妃。二十一,太白金星干犯井宿天區。把西南番總管府改為永寧路。二十二,因為考城、陳留、通許、杞縣、太康五縣發生水災,以及黃河淹沒民田,免除租糧一萬五千三百石。二十三,供五十名士兵護衞浙西宣使史弼,令他擔當治理盜寇的職責。二十四,太陰星干犯木星。派遣士卒一千五百人前往漠北疏浚水井。三十,處州賊寇柳世英進犯青田、麗水等縣,浙東道宣副使史耀將其討平。資國、富昌等十六屯的莊稼受到雨水、蝗蟲的傷害。

秋季,七月初一,重新修葺興州、靈州二州的糧倉,開始命令昔寶赤、合剌赤、貴由赤以及左右衞的士兵將米轉運入倉,委派行省的官員督運,以備供給賑災之用。初三,真定、汴梁路發生蝗災,把大同、太原各糧倉的米運到新城,作為邊境地區的儲備糧。由於南安、瑞州、贛州三路連年盜賊興起,百姓大多失去生計,減免拖欠的賦税一萬二千六百多石。放開寧夏釀酒的令。發放大同路的糧食賑濟亡的百姓。保定路連降大雨傷害莊稼,免徵今年的田租。把儲備所改為提舉司。敕令征伐安南的官兵回家休息一年。初九,派遣書記官攜帶五千錠錢鈔前往應昌平價購買軍用儲備糧。把會同館改為四賓庫。十五,皇上駐蹕在許泥百牙地方。江西行樞密院同知月的失上奏説“:近年因為盜賊興起於廣東,分遣江西、江淮、福建三個行省的士兵一萬人,命我率領他們討伐賊寇。我希望一萬人中有蒙古士兵三百,連我所登記入籍的降户一萬人,設置萬户府,命撒木閤兒為監印官,佩戴虎符。”皇上下詔允准。把先前割屬於嘉定的沐川等五寨,重新隸屬於馬湖蠻部落總管府。十六,熒惑星干犯氐宿天區。十七,太白金星干犯鬼宿天區。膠州連年發生大水,百姓採集橡實而食,命令減價賣米以賑濟饑民。霸州、氵郭州二州連降大雨損害莊稼,免除該地今年的田租。二十二,太陰星遮蔽畢宿天區。諸侯王也真的部屬發生饑饉,分遣五千户到濟南就食。保定路唐縣野蠶的繭絲可以制。二十九,命令斡端的三百一十名戍兵屯田。命令六衞製造兵器。

八月初一,諸侯王也真上奏説:“臣近率領濟寧投下州的蒙古軍東征,他們的家裏都缺少糧食,希望賞賜濟南路一年的税賦錢,讓他們換米吃。”皇上詔令遼陽行省供給一萬石米賑濟他們。初四,熒惑星干犯房宿天區。袁州的萍鄉縣進獻嘉禾。詔令安童率領本部蒙古護衞軍三百人北征。初七,太白金星干犯軒轅座大星。初九,免徵江州學田的田租。十一,尚書省衙署建成。二十,安西行省轄境內發生大饑荒,減免該地區田租二萬一千五百多石,並借貸糧食給他們賑濟饑民。二十一,以河間等路的鹽運司兼管順德、廣平、綦陽三地的鐵冶。二十四,發放三千石米賑濟滅吉兒帶所部的饑民。趙州、晉州、冀州三州發生蝗災。二十五,嘉祥、魚台、金鄉三縣連降大雨傷害莊稼,減免其田租五千石。二十八,皇上的車駕駐蹕於孛羅海腦兒。因為鹹平連遭兵亂,發放瀋州糧倉的糧米賑濟該地。把萬億庫分為寶源庫、賦源庫、綺源庫、廣源庫四庫。

九月初一,熒惑星干犯天江星。聖駕駐蹕於野狐嶺。甘州因旱災而發生饑饉,免徵拖欠的税糧四千四百石。初四,設置汀州、梅州二州的驛站。初七,獻州、莫州二州連降大雨傷害莊稼,減免其田租八百多石。初十,聖駕抵達大都。十三,撤銷檀州的淘金户。都哇進犯邊境。十八,太陰星干犯畢宿天區。鬼國、建都均派遣使臣前來進貢當地特產。依從桑哥的請求,在皇宮裏營建五所庫房以貯藏絹。二十一,熒惑星干犯鬥宿天區。命忽都忽的民户測實田畝按數納租税。尚書省大臣上奏説:“自從設立尚書省以來,所有的倉庫諸司,沒有不調查核實的,應當設置徵理司,職俸定為正三品,專門治理應當追究的錢糧事宜,命甘肅等地行尚書省參政禿烈羊呵、行省僉事吳誠共同擔任徵理使。”皇上允從。把寶鈔總庫、永盈庫均升格為從五品。把八作司改為提舉八作司,職俸為正六品。增加元寶司、永豐司及八作司官員的俸祿。二十八,太醫院新編纂的《本草》完成。

冬季,十月初七,向太廟敬獻祭品。初八,依從桑哥的請求,以中書省、樞密院、御史台的十二名官員清理、核算江淮、江西、福建、四川、甘肅、安西六個行省的錢糧,派兵作為他們的侍衞。烏斯藏宣使軟奴汪術曾經賑濟其轄區內兵站的饑民,桑哥請求給他獎賞,贈給白銀二千五百兩。十二,設置虎賁司,後來又改為武衞司。十四,賜給瀛國公趙。。錢鈔一百錠。把甘州轉運司隸屬於中書省。湖廣行省上奏説:“左江、右江口溪蠻族地區,設置了四個總管府,統領州、縣、溪共一百六十處,而所遷調的官員因為害怕瘴癘之氣,大多不敢赴任,請任用漢人為鎮守官,軍官擔任民職,參雜任用當地人。”同時擬具夾谷三合等七十四人的名單上奏,皇帝依從。大同的百姓李伯祥、蘇永福等八人,因為謀反被處死。十八,海都進犯邊境。桑哥請求明年從海路漕運江南的米糧必須達到一百萬石。又奏説:“從安山到臨清,共有河渠二百六十五里。如果開發疏浚,費工三百萬個,需用錢鈔三萬錠、米四萬石、鹽五萬斤。完工之後,那些從事陸路運輸的民夫一萬三千户可以重新恢復為民户,他們納的賦税和糧草估計值錢鈔二萬八千錠,收支的費用大體相當,然而河渠完成之後還有永久的利益。請在今年冬天準備糧食和經費,明年天疏浚河道。”皇上決定可行。二十四,開始製造鐵羅圈甲。瀛國公趙。。去土蕃學習佛法。二十七,也不幹入侵,不都馬失領兵奮力還擊。塔不帶反叛,忽剌忽、阿塔海等人將其擊退。皇上下詔免徵儒户的雜税、徭役。尚書省大臣請求令集賢院諸司,分道調查核實江南各郡學田所收入的羨餘錢,將其儲存在集賢院,以獎給多才多能的學子,皇上允從。給予倉官俸祿。高麗派遣使臣前來進貢地方特產。

十一月初一,鞏昌路連續發生饑饉,免除其田租的一半,並以三千錠錢鈔賑濟其中的貧窮者。任命忽撒馬丁為管領甘肅、陝西等處屯田等民户的鎮守官,督使斡端、可失閤兒的一千零五十户工匠屯田。初六,金齒國派遣使臣進貢當地特產。任命山東東道、山東西道提刑按察使何榮祖為中書省參知政事。修建國子監以讓貴族子弟居住。止有分地的大臣私自役使富裕的民家為柴米户,以及為其承擔賦税之外的各種徭役。柳州百姓黃德清反叛,州百姓蔡猛等抗拒並殺死官軍,均被處死。初九,牀哥里合領兵進犯建州,殺死三百餘人,鹹平大為震恐。初十,兀良合的饑民大多餓死,供給他們三個月糧食。十一,撤銷建昌路屯田總管府。十二,賜給諸侯王也裏幹黃金五十兩、白銀五千兩、錢鈔一千錠、絹紗羅等二千匹。也速帶兒、牙林海剌孫抓獲捏坤、忽都答兒兩個叛王而回。十三,北方的敵軍進犯邊境。下詔令福建行省轄區內均聽從行尚書省節制。十五,合裏的百姓饑饉,種子不能入土,命令愛牙赤以屯田多餘的糧食供給他們。十八,任命李思衍為禮部侍郎,充任國信使,任命萬奴為兵部郎中擔任其副手,共同出使安南,詔令陳火亙親自入朝覲見皇上。否則一定再次派兵征討。大都百姓史吉等請求樹立桑哥的德政碑,皇上依從。二十,馬八兒國派遣使臣入朝。帖列滅入侵。二十三,因為鞏昌便宜都總帥府統轄五十餘城的軍隊和百姓,事務繁雜,改為宣司,兼便宜行事都總帥府。把釋教總制院改為宣政院,秩祿為從一品,用中書省、尚書省、御史台三台的印信,任命尚書右丞相桑哥兼任宣政使。二十九,增加鹹平府的守軍三百人。

十二月初四,賜給按答兒禿等黃金一千二百五十兩,白銀十二萬五千兩,錢鈔二萬五千錠,絹、布匹、細棉布共二萬三千六百六十六匹。命令上都募集民夫運送一萬石米前往和林,應昌府運送三萬石米給弘吉剌部的軍隊。初六,海都的軍隊進犯邊境,勇士也孫戰敵軍,死於此役。原先,安童率軍抵達邊境,被失裏吉所俘獲,全軍覆沒。至此八鄰前來歸附,隨從他來的共三百九十人,賜給錢鈔一萬二千五百一十三錠。初十,太陰星干犯畢宿天區。十二,設置大都等路打捕民匠等户的總管府。十三,太陰星干犯井宿天區。二十,桑哥上奏説“:有分地的大臣,照例以貧窮困乏作為藉口,希望得到賞賜。財富不是從天上掉下來地下冒出來的,都是取之於民的,如果不謹慎錢財的出入,恐怕國家的經費會不夠。”皇帝説:“從今以後,不應當給的你即刻謀劃考慮,應當給的應當回奏,我自己做決定。”二十三,太陰星干犯亢宿天區,熒惑星干犯壘壁陣星。安西王阿難答前來陳告兵士饑饉,而且缺少駱駝,下詔賜給六千石米、一百頭駱駝。二十四,湖頭的賊寇張治囝搶掠泉州,免徵泉州今年的田租。二十五,也速不花依仗昔列門舉行叛亂,甘肅行省官員約集諸侯王八八、拜答罕、駙馬吉昌,合兵討伐也速不花,叛逆者均自己綁縛着請罪。唯獨昔列門率領他的部屬向西逃走,追擊他到朵郎不帶地方,攔擊而俘獲了他,將其押回京師。二十九,六衞的屯田發生饑饉,供給輪休的三千人六十天口糧。高麗國王派遣使臣來進貢地方特產。賜給諸侯王愛牙合赤等人,總計黃金一千兩、白銀一萬八千三百六十兩、絲一萬兩、綿八萬三千二百兩、金一千二百匹、絹五千零九十八匹。賜給皇子愛牙赤等人的部屬,總計羊馬錢二十九萬零一百四十七錠、馬二萬六千九百一十四頭、羊十萬零二百一十頭、駱駝八頭、牛九百頭。賙濟貧困的諸侯王,總計錢鈔二十一萬零六百錠、馬六千七百二十五匹、羊一萬二千八百五十七頭、牛四十頭。賜給兒財產都陷沒在賊寇中的官員,總計錢鈔三萬二千八百八十錠、馬羊一百頭。償還用羊馬等物供給軍用的人,總計錢鈔一千六百七十四錠、馬四千三百二十五匹、羊三萬四千一百九十九頭、駱駝七十二頭、牛三十頭。獎賞從賊寇中身歸來的官員,總計錢鈔四千零七十八錠。因為下冰雹、河水氾濫而傷害莊稼,免除百姓的田租二萬二千八百石。命令亦思麻等七百多人在玉塔殿、寢殿、萬壽山、護國仁王等寺廟入定做佛事,一共五十四次法會。命令天師張宗演設壇打醮三。把光祿寺直接隸屬於中書省。設置醴源倉,分出太倉的麴米‮物藥‬隸屬於此。把滄州的軍營城作為滄溟縣,把施州的清江縣隸屬於夔州路總管府。撤銷安和署。大司農上奏説耕種荒田三千五百七十頃。建立學校二萬四千四百餘所。積累義糧三十一萬五千五百餘石。判處死刑的罪犯九十五人。

至元二十六年(1289),正月初六,發生地震。詔令江淮行省的忙兀帶與不魯失海牙,以及月的失合兵進討尚未平定的羣盜。初九,派兵堵沙陀族地區的鐵烈兒河。十一,勇士不倫上奏説他的百姓一千一百五十八户很貧窮,賜給銀子十萬零五千一百五十兩。把江州都轉運使司的治所遷移到龍興。沙不丁的上市舶司每年納珍珠四百斤、黃金三千四百兩,詔令貯存起來以待賞賜給貧窮的人。合丹入侵。十八,任命荊湖占城行省左丞唐兀帶的副手按的忽都合擔任蒙古萬户,統兵和江淮、福建二行省以及月的失的軍隊會合,在江西討伐盜寇。免除漳州、汀州二州的田租。二十一,派遣使臣代表皇帝祭祀五嶽、四瀆、后土神、東海和南海。設立武衞親軍都指揮使司,以六千名侍衞軍、三千名屯田軍、一千名江南鎮守軍,合兵一萬名隸屬於它。太陰星干犯氐宿天區。二十二,海船萬户府上奏説:“山東宣使樂實所運送的江南糧米,由陸路揹負到淮安,經過了七道關口,然後入海,一年只能運米二十萬石。如果由江陰進入長江直接由水路運到直沽倉,百姓既沒有陸路負糧之苦,而且每石米節省運費八貫多錢。請撤銷膠萊海運糧萬户府,而把漕運的事給我,每年必當運糧三十萬石。”皇上下詔同意。二十三,高麗派遣使臣前來進貢當地特產。賊寇鍾明亮進犯贛州,劫掠寧都,佔據秀嶺,詔令調遣江淮行省以及鄰郡的守兵五千人,提拔江西行省參政管如德為左丞,命他領兵前往討伐鍾明亮。畲民丘大老聚集部眾一千人進犯長泰縣,福州鎮守官歡會同漳州路總管高傑將其討平。二十四,重新設立光祿寺。二十八,把廣州按察司遷到韶州。因為荊南按察司所統轄的地區遼闊,分出三個路到淮西行省,兩個路到江西行省。設立鹹平到聶延的驛站十五所。廢除甘州路宣課提舉司,併入寧夏都轉運使司。派遣參知政事張守智、翰林直學士李天英出使高麗,督運助徵本的糧食。

二月初一,下詔登記江南的户口,凡是北方寓居於江南的各族人也就近登記入冊。疏浚滄州的御河。初三,愛牙合赤請求以所部軍隊到鹹平、懿州屯田,以節省糧餉。初九,調發和林的糧食一千石賑濟諸侯王火你赤的部屬。設置延禧司,秩祿為正三品。十二,合木裏發生饑饉,命令甘肅行省發放一千石米賑濟他們。十三,下詔設立崇福司,秩祿為從二品。把江淮行省的治所遷移到杭州。把浙西道宣司改為淮東道宣司,治所在揚州。十六,尚書省大臣上奏説:“行泉府所統轄的海船一萬五千艘,用新歸附的人駕船,形勢急迫時完全不可信用。應當招聚乃顏和勝納合兒舊部落、失散的民户為軍,從泉州到杭州建立十五處海上驛站,每站設置五艘船、二百名水軍,專事運送番夷外族的貢品和商賈販運的奇貨,而且可以防守海路,較為有利。”皇上允從。命令福建行省的拜降、江西行樞密院的月的失、江淮行省的忙兀帶,合兵在江西打擊賊兵。大都路總管府判官蕭儀曾經擔任桑哥的掾吏,因受賄的事被發覺而犯罪,皇帝免了他的死罪,想要調遣他去淘金。桑哥認為蕭儀曾經核實萬億庫,有追回錢財的功勞,足以贖買他的死罪,應當免職處以杖刑而遣送他離開,皇帝曲從了他。十七,皇帝臨幸上都,命令中書右丞相伯顏掌管樞密院事務,率領北部邊境各軍。成都管軍萬户劉德祿上奏説,願意率領五千名士卒招降八番蠻夷,藉以進佔趾。樞密院請求設立元帥府,任命藥剌罕和劉德祿共同擔任都元帥,分調四川的一萬名士卒隸屬於他們,皇帝允從。任命伯答兒為中書平章政事。紹興發生大水,免除尚未納的田租。合丹的軍隊進犯胡魯口,開元路治中兀顏牙兀連作戰,擊敗了他。十九,設立左右翼屯田萬户府,秩祿為從三品。玉呂魯上奏説“:江南的盜賊共有四百多處,應當選擇良將討伐他們。”皇帝説“:月的失多次以捷報上奏,忙兀帶已經前往,你不要憂慮這件事。”皇孫甘不剌所部的軍隊缺糧,調發大同路榷場的糧食賑濟他。二十四,命令鞏昌便宜行事都總帥汪惟和率領所部一萬名士卒北征,命他前往朝廷接受任命。二十五,合併屯田的六個署衙為營田提舉司。

三月初一,發生食。台州賊寇楊鎮龍在寧海聚集部眾,建偽號稱大興國,進犯東陽、義烏,浙東大為震恐。諸侯王甕吉帶當時正貶謫到婺州,率軍將賊寇討平。建立雲南屯田,以供應軍隊的儲備糧。桑哥上奏説“:中書省六部所發生的罪案,都是錢財方面的事,應當令監察御史就在省部查看究竟,把姓名寫在卷末,並命令侍御史安童視察,如有錯誤則連坐。”皇上允從。安西發生饑饉,減價出售二萬石米。甘州發生饑饉,發放一萬錠錢鈔進行賑濟。初十,賜給陝西屯田總管府農具、種子。十四,東縣敬獻靈芝草。十五,太陰星干犯亢宿天區。十六,鑄成渾天儀。二十四,金齒人完率領他的百姓二十萬零一千多户前來歸附,並獻上馴象三頭。

夏季,四月初一,重新在寧夏府設立營田司。遼陽行省轄區內發生饑饉,借貸高麗米六萬石賑濟饑民。初四,孛羅帶呈上在別十八里所招的民的户數,命甘肅行省賑濟他們。初五,命令塔海派遣忽都不花等人所部的軍隊屯駐在狗驛以北防禦賊寇。寶慶路發生饑饉,降低價錢賣售一千石米。初八,命令甘肅行省供給合的部下飢餓乏食的人糧食。初九,派官員視察諸侯王按灰部屬的貧民,供給他們糧食。初十,止江南的百姓攜帶弓箭,違犯者登記入籍當兵。設置江西福建打捕鷹坊總管府,福建轉運司及管軍總管認為不妥,皇帝下詔撤銷。裁撤江淮屯田打捕提舉司七所,保存的有徐邳、海州、揚州、兩淮、淮安、高郵、昭信、安豐、鎮巢、蘄黃、魚網、石湫,還有十二所。十六,池州貴池縣百姓王勉進獻紫靈芝十二株。二十,安南國王陳火亙派遣其中大夫陳克用等前來進貢地方特產。二十一,乞兒乞思部的民户居住在和林,查實其中的窮困者賑濟他們。二十二,沙河決口,調發百姓築堤以堵決口。二十五,因為高麗國產銀多,派遣工匠到該地,調發附近的百姓煉銀納給官府。把萊蕪鐵冶提舉司隸屬於山東鹽運司。二十六,任命御史大夫玉呂魯為太傅,加授開府儀同三司,充任江西等地行尚書省僉事。徵召江淮行省參知政事忻都前來朝廷,任命户部尚書王巨濟專主清算江淮行省錢糧的事務,由左丞相忙兀帶統領。設置浙東、江東、江西、湖廣、福建木棉提舉司,要求百姓每年納木棉十萬匹,由都提舉司統管。將皇孫按攤不花所設置的斷事官也先革職,並收回其印信。尚書省大臣上奏説“:鞏昌便宜行事都總帥府已經升格為宣使司,請把原先兼管的府事另立散府,調遣官員另行治理。”皇上允從。在益都設立諸侯王愛牙赤投下人匠户提舉司。合併、裁撤雲南行省的大理、中慶等路的州縣。二十九,將市令司的秩祿升格為從五品。把大都路甲匠總管府改為軍器人匠都總管府。尚書省大臣上奏説:“乃顏因為謀反被處死,他屬下的民户每月供給一萬七千五百二十三石米,他們的父母兒都在北方,恐怕會發生別的想法,請把他們遷移到江南,充任沙不丁所請求派去的海船水軍。”皇上允從。

五月初二,派遣武衞親軍一千人疏浚河西務到通州的漕運河渠。初五,把諸侯王小薛部的饑民轉移到汴梁就食。派遣大同、宣德等路的百姓在昴兀剌修建糧倉。十四,太白金星干犯鬼宿天區。軟奴王術私自把金銀器皿賜給諸侯王出伯、合班等,而且供奉糧食有功,皇帝命令官府如數償還他,另賞銀五萬兩、絹各二千匹。十八,詔令:“季陽、益都、淄萊的三萬軍户長期駐守廣東,死於疫病的很多,命他們兩年換防一次。”賊首鍾明亮率領部眾一萬八千五百七十三人來投降。江淮、福建、江西三省所調的軍隊各自返回本營。行御史台重新遷到揚州,浙西提刑按察司遷到蘇州。任命參知政事忻都為尚書左丞,中書省參知政事何榮祖為參知政事,參議尚書省事張天。。為中書省參知政事。二十一,設立回回族國子學。把利用監的秩祿升格為從三品。遼陽路發生饑饉,免除往年沒有納的田租。尚書省大臣上奏説“:收聚大同、平陽、太原沒有户籍的百姓和與人為奴的人為良家民户略見成效。益都、濟南各道也應當如此辦理。”皇上下詔説,因為農忙時百姓不可干擾,待秋冬季節再執行。撤銷永盈庫,把所貯藏供作奉上的絹納入太府監和萬億庫。二十三,御河水上漲溢入會通渠,漂沒東昌百姓的屋舍。因莊路離甘肅省較遠,將其改屬於安西省。裁撤江縣,併入渠州。泰安寺的屯田發生大水,免除今年的田租。青山的貓蠻率不莫台、卑包等三十三寨相繼歸附朝廷。

六月初一,調遣二千名侍衞軍疏浚口温腦兒河渠。初二,鞏昌汪惟和上奏説“:近來收繳漢人的兵器,臣的管區內已經完全絕,從今以後臣所用的全部兵器,請求從安西官庫中領取。”皇帝説:“你家與其他漢人不同,不止你攜帶弓箭,任由你執取。”初四,詔令:因雲南行省地處邊遠,州縣官大多缺位,六品以下的官員,允許本省選擇任命上奏朝廷。桂陽路賊寇叛亂,水旱成災,降低價格出售糧米八千七百二十石,以賑濟百姓。十二,西番進貢黑豹。十三,諸侯王乃蠻帶在託吾兒河擊敗合丹的軍隊。十九,要忽兒進犯邊境。二十二,下詔派尚書省斷事官禿烈羊呵清理核算雲南的錢糧。重新設立雲南提刑按察司。月的失請求任命降賊鍾明亮為循州知州,宋士賢為梅州判官,丘應祥等十八人為縣尹、巡尉,皇帝不准許,令鍾明亮、宋士賢、丘應祥均前來京師。大都增設倒鈔庫三所。遼陽等處發生饑饉,免除今年的差役、賦税。把八八部屬的饑民轉移到甘州就食。海都進犯邊境,和林宣使怯伯、同知乃滿帶、副使八黑鐵兒都反叛以策應他。合剌赤部發生饑饉,發放四千三百二十八石多糧食賑濟饑民。二十七,西南夷中下爛土等處的長忽帶等,率領三百個溪、一百一十處堡寨前來歸附,共得二千多民户。二十八,金剛奴進犯折連怯兒。設立江淮等處財賦總管府,掌管所登記在冊的亡宋謝太后資產,隸屬於中宮。三十,汲縣的百姓朱良進獻紫靈芝。濟寧、東平、汴梁、濟南、棣州、順德、平灤、真定連降大雨傷害莊稼,減免田租十萬零五千七百四十九石。

秋季,七月初一,海都的軍隊進犯邊境,皇帝親自出徵。尚珍署屯田發生大水,隨從出征的,供給其家屬糧食。初二,駙馬爪忽兒的部屬發生饑饉,給予賑濟。初四,兩淮的屯田降下冰雹傷害莊稼,免除今年的田租。大雨毀壞都城的城牆,調遣兵卒、百姓各一萬人修復。安山渠開鑿完成,河渠官禮部尚書張孔孫、兵部郎中李處選、員外郎馬元貞上奏説:“開鑿魏博的河渠,通達江淮的運輸,這是自古以來所沒有的。”下詔賜名為會通河,設置提舉司,管理河渠的事務。初七,四川山齊的蠻民四寨共五百五十户歸附朝廷。初九,命令百官購買馬匹援助邊境。敕命以禿魯花及侍衞軍一百人作為桑哥的先導侍從。初十,發放至元的錢鈔一萬錠在燕南、山東、河南、太原、平陽、保定、河間、平灤購買馬匹。十一,太白金星行經天宇共四十五。十三,黃兀兒月良等驛站缺少糧食,以錢鈔賑濟他們。十四,太陰星干犯牛宿天區。下詔派遣牙牙住僧前往江南搜求、尋訪儒生中有才能的人。調遣駐紮在和林的乞兒乞思等軍隊北征。十六,平灤的屯田因降大雨損害莊稼。十七,御河氾濫,東平、濟寧、東昌、益都、真定、廣平、歸德、汴梁、懷孟發生蝗災。十八,太陰星干犯木星。二十,命令遼陽行省增兵戍守鹹平、懿州。二十一,將信州叛賊鮑惠等三十三人處死。左丞李庭等人北征。二十四,調遣侍衞親軍一萬人前往上都。河間發生大水傷害莊稼。二十五,向百官家徵收賦税,製作戰襖。二十六,沙河氾濫。鐵燈杆堤防決口。

八月初六,霸州發生水災,百姓缺乏糧食,降低價格出售直沽倉的米五千石。初九,郴州的宜章縣被廣東的賊寇所劫掠,免今年的田租。十五,大都路連大雨傷害莊稼,免除今年的田租賦税,並減價發售各路糧倉的糧食。十六,氵郭州發生饑饉,發放河西務的二千石米,降低價格出售以賑濟饑民。十七,諸侯王鐵失、孛羅帶的部屬全部飢餓乏食,敕令上都留守司、遼陽行省發放糧食賑濟他們。十八,月的失把鍾明亮的進貢之物送來獻上。二十五,木星白晝出現。二十七,把八番羅甸宣使司隸屬於四川省。台州、婺州二州饑饉,免徵今年的田租。二十八,詔令兩淮、兩浙都轉運使司,以及江西榷茶都轉運使司的官員們,不得阻撓辦理税賦事宜。把四川金竹寨改為金竹府。把浙東道提刑按察司的治所遷到婺州,河東山西道提刑按察司的治所遷到太原,宣司治所遷到大同。

九月初二,木星干犯井宿天區。初三,設置高麗國儒學提舉司,秩祿為從五品。初十,撤銷濟州泗汶漕運使司。十一,撤銷斡端宣使元帥府。十七,因為京師購米昂貴,止官府拘留、僱傭商賈的車輛。十九,太陰星干犯畢宿天區。二十,熒惑星干犯太微西垣上將星官。增設浙東道宣使一員。江淮行省沙不丁上奏説:“向上提調錢糧,積怨於眾人,請按照要束木的成例,調撥三百名守軍作為護衞。”皇上允從。平灤、昌國等地屯田連降大雨傷害莊稼。二十八,用保定、新城、定興等地的屯田糧賑濟這些地區飢餓貧困的民户。二十九,詔令福建行省以及各司衙,不得阻撓、干擾魏天。。納銀税。

冬季,十月初七,營田提舉司大水傷害莊稼。太陰星干犯牛宿的距星。初八,熒惑星干犯右執法星。用駱駝運送大都的五百多石米給皇子北安王等人的部屬。初九,把八番、羅甸隸屬於湖廣行省。初十,朝內外百官凡接受他人饋贈酒食的,抄沒其家產的一半。十八,向太廟奉獻祭品。二十三,在赤那主裏合花山城設置驛站一所。二十七,尚書省大臣上奏説“:沙不丁為方便起見增設浙東兩處鹽司,合浙東、浙西原來所設立的共七處,請任命懂得鹽法的五十六個人為官。”皇帝允從。平灤水災傷害莊稼。平灤、河間、保定等路發生饑荒,開放對於河、湖泊的令。

閏十月初二,皇上的車駕返回大都。尚書省大臣上奏説“:南方和北方的鹽均以四百斤為一引,現在有權勢的豪族大多用一張鹽引取到七百斤,不如先把鹽存在席包裏,來領取就發給他,較為妥當。”皇上允從。初四,桑哥上奏説:“剛開始改用至元錢鈔的時候,想把中統錢鈔盡數收回,所以令天下的鹽税用中統、至元錢鈔各半納給官府。現在中統錢鈔還不能收斂太急,應當令納賦税都用至元鈔,商販手中有中統錢鈔的,聽任其換至元鈔通行於市,然後中統鈔就可以全部收回了。”皇帝允從。月的失把賊首丘應祥、董賢舉帶回京師。初七,命遼陽行省向諸侯王乃蠻帶缺食的民户供應糧米。初九,命令從今以後所授予的宣命全部給尚書省。通州河西務發生饑饉,百姓中有出賣兒子的、前往其他州縣的,發放糧米賑濟他們。十一,西南夷的生番心。。等八個部族,總計一千二百六十户歸附朝廷。廣東賊寇鍾明亮再次反叛,率領部眾一萬人進犯梅州,江羅等率領八千人進犯漳州,又有韶州、雄州各賊寇二十多處均起兵響應他們,聲勢非常囂張。詔令月的失和福建、江西行省再次合兵討賊,並且向月的失下諭旨説:“鍾明亮投降之後,我命你遣發他前來京師,而你視為兒戲不予遣發,以致有這個變故。從今以後投降的盜賊立即遣發他們前來京師。”十二,安南國王陳火亙派遣使臣來進貢地方特產。左、右衞屯田的新附軍因為大水傷害了莊稼,缺乏糧食,發放一萬零四百石米賑濟他們。水星干犯房宿天區。十四,太陰星干犯畢宿天區,熒惑星干犯進賢星。十五,江西宣使胡頤孫援引沙不丁的先例,請求借貸至元錢鈔一千錠在泉府司進行週轉,每年納珍異物品作為利息,皇上允從。向胡頤孫遙授行尚書省參政、泉府司大卿,掌管泉府司事務。詔令登記江南及四川的户口。二十一,寶坻屯田發生水災傷害莊稼。河南宣司請求發給轄區內河間、真定等路的民六十天口糧,遣送他們返回本鄉,皇上允從。婺州賊寇葉萬五率領部眾一萬人進犯武義縣,殺死一個千户,江淮行省平章不鄰吉帶率軍討伐他。派遣使臣考察核算大同的錢糧,並有區別地供給民户糧食。二十五,在泗水之濱取石製成磬,以補充宮懸的樂器。二十六,羅斛、女人二國派遣使臣來進貢當地特產。二十八止宰殺羔羊。浙西宣使史弼請求討伐浙東的賊寇,任命史弼為浙東道宣使,職位在合剌帶之上。二十九,武平路發生饑饉,發放常平倉的米一萬五千石賑濟饑民。賑濟保定等地屯田户的饑民,供給他們九十天口糧。檀州的饑民劉德成違犯止狩獵的命令,詔命釋放他。湖廣行省上奏説“:近招降贛州賊寇胡海等人,命令他率領自己的部下屯田以自給自足,如今已經過了農耕的時令,如果不撫卹他們,恐怕會發生變故。”命贛州路發放糧米一千八百九十石賑濟他們。丙午,緬國派遣委馬剌菩提班的等人前來進貢地方特產。

十一月初一,申令供給居住在汴梁的一百八十六户回回人、昔寶赤人田地。初二,發佈令:江南、江北的權豪勢要之家不得阻礙實行鹽法。初三,敕令尚書省開倉賑濟大都的饑民。初七,漳州賊寇陳機察等八千人進犯龍巖,捕獲千户張武義,與楓林的賊軍會合。福建行省的軍隊將賊軍打得大敗。陳機察、丘大老、張順等率領他們的黨羽投降,福建行省請求將他們斬首以警告眾人,事情上達給樞密院討論。范文虎説“:賊寇固然應當斬首,但既已投降又殺他們,用什麼來表示信用呢?應當把他們都遣送來朝廷。”皇上允從。初八,建寧賊寇黃華的弟弟黃福,勾結陸廣、馬勝再次圖謀作亂,事情覺察後都判處死刑。初九,瓜州、沙州二州的城牆朽壞,詔令派遣軍民修好。十一,撤銷阿爾哥所掌管的採石提舉司。發放糧米五百八十七石給昔寶赤的五百七十八個飢餓乏食的人。十二,平灤、昌國屯田的民户饑饉,賑濟糧米一千六百五十六石。把播州改為播南路。二十二,詔令山東東路不得阻撓淘金。賑濟文安縣的饑民。陝西鳳翔的屯田發生大水。二十三,太陰星干犯亢宿天區。二十四,發放糧米一千石賑濟平灤的饑民。把平恩鎮改為丘縣。武平路發生饑饉,免除今年的田租。桓州等地的驛站饑饉,發給他們錢鈔。

十二月初二,蠡州發生饑饉,發放義倉糧賑濟他們。初三,撤銷平州的望都、榛子兩處驛站,遣放其站户為民。初六,下詔收聚全國的馬匹。一品、二品官允許乘五匹馬,三品官乘三匹,四品、五品官乘二匹,六品以下官均乘一匹。平灤發生大水傷害莊稼,免徵其田租。小薛因為和合丹禿魯幹通同謀叛而獲罪,被處死。紹興路總管府判官白薭矩上奏説“:亡宋的趙氏族人散居在江南,百姓崇敬他們不衰,時間久了不利,應當把他們全部遷往京師。”桑哥聽説之後,請求提拔白薭矩為尚書省舍人,皇上允從。供給玉呂魯所招聚的民户五百人九十口糧。把甕吉剌部貧困的民户遷移到六盤去就食。初九,命令四川的蒙古都萬户也速帶挑選所部一萬名士兵西征。太白金星干犯鬥宿天區。十一,封皇子闊闊出為寧遠王。河間、保定二路發生饑饉,發放義倉的糧食賑濟該地,並免徵今年的田租。木鄰站經過兵亂後缺乏糧食,供給九十天口糧。命令回回司天台祭祀熒惑星。十四,禿木合地方嚴霜凍死莊稼,禿魯花地方發生饑饉,供給九十天口糧。十八,任命管軍萬户汪惟能擔任徵西都元帥,率領所部軍隊進入沙漠,在他之前戍守沙漠的軍隊不讓他們返回本營。十九,免除大名、清豐拖欠的田租八百四十石。命令甘肅行省賑濟千户也先部屬中飢餓乏食的民户。賜給錢鈔賑濟黃兀兒月良驛站的民户。二十四,武平發生饑饉,以二萬三千六百石糧食賑濟他們。伯顏派遣使者前來上奏説邊民缺糧,詔令賜給他們網罟,讓他們打魚自給自足。勇士昔剌部屬阿速的民户饑饉,拿出七千四百七十石糧食賑濟他們。二十七,發放麥子賑濟廣濟署的饑民。

這一年,馬八兒國進貢花驢二頭。寧州百姓張世安進獻嘉禾二株。詔令天下佛寺所保存的《藏經》,集合僧侶們閲覽誦讀,並賜給所需費用,使之成為每年的定例。皇帝臨幸大聖壽萬安寺,安置檀香木佛像,命帝師和西僧入定做佛事,共二十次法會。免徵因災害而損傷莊稼的田租:真定三萬五千石,濟寧二千一百五十四石,東平一百四十七石,大名九百二十二石,汴梁一萬三千零九十七石,冠州二十七石。按照每年的慣例賞賜諸侯王、公主、駙馬,總計黃金二千兩、白銀二十五萬二千六百三十兩、錢鈔十一萬零二百九十錠、絹十二萬二千八百匹。全年判處死刑的罪犯五十九人。

[章节报错] [推荐作品] [更多相关作品]
目录
肉便器 #綠帽(1) 母女花 #姐妹花 #無綠(1) 藥物(1) 偽娘(1) 好文筆 #女性視角 #破處(1) 小馬拉大車 #性奴(1) 快穿(1) 姐妹花 #NTL(1) 母女花 #調教(1) 全家桶 #NTR(1) 目前犯 #熟女(1) 女性視角 #墮落(1) 異世(1) 異國(3) 靈異(1) 好文筆 #監禁(1) 改造 #骨科(1) BE(1) 戀足(3) 異世界 #後宮(1)
大家正在读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私藏小説網 | 
Copyright © 私藏小説網(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