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 搜小说

穿越之小商河 第一百二十九章輕取澤州府萬軍齊修(1/1)

老酒裏的熊/ 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自动滚屏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城牆頭,數名漢軍守着高大的城牆,閒得無聊。

城中女真騎軍已經隨拔魯全線出擊,漢軍們是不許騎馬的,自然更無人隨行,眼下金人不在,城中盡是漢軍天下,卻無人敢妄動,畢竟金騎來去如風,拔魯也不會告訴漢軍統領所去何為,自然更不會説明幾時回來,還是小心為妙。

申時,頭已經偏西,數里外,馬蹄聲雷動,千餘軍兵縱馬而來,大金旗幟高高飄揚,城頭漢軍心中咒罵,卻不得不打起神,站得筆,手中刀槍也緊貼身側,略顯得神些兒。

可是近在裏許時,眼尖的守兵終於發現,領隊的居然不是拔魯!

拔魯平裏都舉一柄大刀,興發時可以一刀將不順眼的宋人劈為兩段,漢軍士卒見之無不畏懼。可是位領頭的將官居然手持一柄鐵槍!

城頭上漢軍驚疑不定,可是騎兵跑發了時,裏許路程哪裏經得起猶豫——轉眼間進入離城百步的距離,這裏眾漢軍皆已看得分明,城下騎軍穿得五花八門,除了為首的百餘騎還頂盔貫甲以外,其他的都穿得破破爛爛,一望而知是太行山上的俠義社中人!

“快!快關城門!快!——”城頭漢軍縱聲高叫,可是哪裏來得及?剛跑到城門處的一名漢軍還未來得及推動城門,一柄鐵槍已經貫穿頸項,嚎都沒有嚎叫一聲就跌倒塵埃。後續大隊如水一般湧入,隨即封閉四門,喝令城中漢軍整隊集合。

晉城牆頭。一面“俠義社”大旗高高飄揚。旁邊卻是一面“嶽”字旗,與岳家軍大旗不同的是,這面旗上卻沒有任何官銜職務。不過城中諸人皆明白這旗代表的是什麼意思,也不需要特別説明。漢軍們在澤州府衙前戰戰兢兢,不知是禍是福,千騎環繞周圍,高舉火把,監視着這些放下了武器地漢軍們。另外地騎軍則早已經遍搜城中,但凡金人及家屬,一律砍翻,半個不留。被擄來的宋人則全部放出囚牢,圍在這廣場周圍,憤然喧嚷,要懲治這些為虎作倀之輩。

楊再興見場中漢軍衣不蔽體,早知道金軍也未給他們什麼優厚待遇。只不過比擄來的宋人多披了一層牛皮,手中多了一柄刀槍,其餘困苦處也相去不遠。

“眾位!某家便是楊再興!”楊再興站在旗台上,高聲叫道。

下面地漢軍一片譁然:“大宋神槍!他便是大宋神槍!”

“且住!”楊再興舉槍一揮。再無人敢發聲,楊再興這才推出嶽雷:“這位便是岳飛之子——嶽雷!”城中漢軍與宋人俱譁然不可輒止:嶽爺爺的二公子嶽雷?這還了得!大宋岳家軍果然殺不絕!嶽爺爺蒙冤之事。遠在此間也盡人皆知,金人自然酹酒相賀,宋人卻暗自切齒痛恨,不期竟然會有嶽二公子出現在晉城!

“楊某曉得各位俱是迫不得已,家小被繫於河北,人卻在軍中,若稍有不慎,便須累及家小。那倒也罷了,今某家到此,便是要讓金賊知道,此後晉城姓岳了!”楊再興目光往全場一掃,眾皆凜然:“諸位倘無家小羈絆,願與某家一起守晉城、殺金賊報仇的,便可留下,若是怕了金賊,願往江南避禍的,俠義社也可安排,若都不肯,卻要回金營中再來與某家相持的,楊某也不怕!只是下次相會,某家手中鐵槍卻認不得人!”眾漢軍面面相覷,片刻間轟然叫嚷起來。

“楊爺,小的們願意與楊爺一起殺賊!”

“楊爺!小人家小俱在賊手,求楊爺放一條生路,後必有報答!”

“楊爺,小地是被擄來的,家小俱在江南,求楊爺放俺回江南!”一時間,眾意洶洶,都各有所選,楊再興微微皺眉,叫過王蘭:“將這些個漢軍一一登記,願往何處的分別遣發,只留下願意抗金賊的即可。”王蘭連聲呼喝,一隊隊俠義社騎軍將漢軍們分開,倒有近500漢軍願意留下守城,願意往江南去的也有300,願意回河北的卻不足200。再興不負諾言,各自答應,分別遣發了去。只是要回河北的卻教遲半個月再走,以免走漏了消息。

,晉城之內,一片歡騰,拔魯等賊獠的頭顱便掛在州府衙前地旗杆上,城中宋人大為暢快。漢軍們收編之後,金人的府庫打開,眾人皆換上新衣,吃得上飽飯,比此前為奴境況好了何止數倍!楊再興見城中眾人歡騰,自然心懷大,但偌大一座晉城,卻早已經被賊子糟蹋得不成樣子,城中除了州治府衙之外,其餘房舍,俱毀損破敗不堪,竟然找不到幾間屋瓦完整的!

紹興十二年三月四,太行山上陸續下來了三萬餘宋人,城中經過幾天修繕,終於能夠勉強住得進去,只是仍然困窘,城中府庫雖然比山上好了許多,仍不萬餘人三個月的口糧,大量地山寨儲糧也開始從山上楊再興最為看重的,則是山上地兵器匠人。

晉城由於轄制太行南三,周圍宋人山寨林立,金人才放了千餘騎在這裏,但所備物資,卻以牛羊糧草為主,對城防器械卻極為稀缺,在金人看來,山上太行義軍本不可具備前來攻城的能力,最多是漢軍手中略略有些防禦兵器,卻極不完備,若金人大舉來攻,這點東西是遠不足用的。山上的匠人頗通器具修造,眼下正好用得上。

—“諸位,晉城已安定,眼下卻該我等防備了,晉城地雖險要,卻一時間沒有金人大隊可以抵達,但至多也不過半個月,大隊賊人就要來攻,如何才守得住,不妨出出主意,楊某洗耳恭聽。”府衙內大堂上,楊再興居中説道。

高林拱手道:“有大哥與嶽二爺在此,諒那些許賊子也不敢來犯,半月之內,周圍三百里或可得到消息,但要帶大隊賊子來攻,卻須報與兀朮,眼下兀朮當在開封府,還不知瞧不瞧得起晉城,高某料其必是遣漢軍來攻,當在偃城,兩千軍便打敗兀朮親率大軍一萬五千,如今城中兵馬過萬,大哥何必多慮?”梁興搖頭道:“高兄弟此言差矣!便是這半個月不可走漏了風聲,此外便是開農忙時,我晉州城中諸般防禦器械,只得這半個月準備,到時卻希望賊子來攻,幾番攻不下,自然退去,那時方可安心耕種,若是遲了些,賊子不來攻城,卻四處踩踏莊稼,便種上了也是白費,故此戰遲不得、早不得,極是難打!”楊再興點頭:“梁兄見識自然不錯,十內,我等重在修造城防,十外,卻望賊子來打,早些打退,便早些安生耕種,怕的卻是等農時誤了才有賊子來打,那時豈不晚了!高兄弟還須在山上喚人種些糧食,便少了些,也勝過顆粒無收,此間如何,還待仗打了再説!”嶽雷本不發一言,聽了半天,猶豫道:“眾位叔叔雖然説得對極,可是若賊子到此間,圍而不攻,彌月不退,豈不兩誤?”楊再興與高林相視一笑,高林才道:“料那賊子也不敢!且不説我城中還有三百餘副盔甲,到時可以踹營,太行也有數百騎兵,數萬步卒,賊子不怕太行騎步軍大舉夾擊麼?”當下密密分派人手,城外數里內樹木砍伐一空,城中沿牆易着火的房屋俱拆盡,未拆的一圈也在牆上覆以濕土,牆頭上隔數十步便是一架牀弩,幾步便是一具重弩,城中熱火朝天的只是修造兵器,幸好金人府庫中材料還不算太少,太行山上寨中又傾力相助,居然在十之內,頗具規模。比偃城當之圍已經不可同而語,便是比諸穎昌之戰,也只是騎軍少些,城牆上卻完備了許多。

楊再興猶記當與嶽雷率四百背嵬騎軍踏金陣之事,遂令匠人們細細修造破損的甲冑,以備不時之需。

城中宋人全是青壯之輩,老弱還在山上,只等晉城安定下來後,才下山居住,故正式的城防義軍不過萬餘,可用的“民兵”卻足有三萬出頭。這幾修造守城工事之際,楊再興閲檢城中軍將,心中喟嘆:“真正從岳家軍中過來的善戰之士,不過千人左右,還是以當初高林等率部過河的千騎為主,眼下這一戰不必説了,還可將就打下去,若是後真有大戰,這些兵是用不得的,還須按鄂州營中規矩,選勤練才是。”晉州城中一片忙亂,臨安城也忙得不可開

王貴自得知王俊、傅選被殺之後,心下如明鏡一般,哪裏還敢在鄂州軍中久留,當下連上數表,要求卸職,秦檜也不為己甚,令兵部下札子,封其為“侍衞步軍副都指揮使、添差福建路馬、步軍副都總管”直接調往福建路,雖然看上去職銜風光,卻只是副職,不過閒差而已。

但鄂州御前軍兵馬足實數七萬餘,加上後勤之類可稱十萬,卻是當今天下第一大鎮,眼紅的人不少,張俊在朝遷力爭,終於求得秦檜與趙構同意,讓相當於自己“乾兒子”的田師中去任“鄂州御前諸軍都統制”!此子名聲奇惡,鄂州軍中將士哪裏肯服!田師中自知此行兇險,遂通過張俊調來蜀中吳氏兄弟麾下蜀軍數千隨行以壯膽。

與此同時,大宋與金國之間的割地接工作也告結束,金國守將接之後,四處擄掠,連趙構也看不過去,忙修書致兀朮,要求其約束所部,免生事端。

但此時兀朮卻惱火地看着手中軍報,對晉城所發生的“俠義社”主動挑起的事端頭痛不已。

(月票!老熊需要月票的支持,否則晉城哪裏守得住

[章节报错] [推荐作品] [更多相关作品]
目录
肉便器 #綠帽(1) 母女花 #姐妹花 #無綠(1) 藥物(1) 偽娘(1) 好文筆 #女性視角 #破處(1) 小馬拉大車 #性奴(1) 快穿(1) 姐妹花 #NTL(1) 母女花 #調教(1) 全家桶 #NTR(1) 目前犯 #熟女(1) 女性視角 #墮落(1) 異世(1) 異國(3) 靈異(1) 好文筆 #監禁(1) 改造 #骨科(1) BE(1) 戀足(3) 異世界 #後宮(1)
大家正在读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私藏小説網 | 
Copyright © 私藏小説網(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