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 搜小说

大宋金手指 三三六一牆之隔(1/1)

聖者晨雷/ 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自动滚屏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趙與莒所説的“用兵於北方”是又一場大手筆,炎黃八年滅掉蒙元之後,大宋的北方還剩餘兩夥敵人,一夥是苟延殘的西夏,另一夥則是窩闊台和察合台兄弟。蒙古的那兩兄弟自是不必説,他們與大宋有殺父殺弟之仇,趙與莒對他們的態度是輪戰,將新練的近衞軍、忠衞軍和整編後的軍派去與蒙古人手,每年草長馬肥時節便出動,攪得草原上本沒辦法安心放牧,同時又鍛鍊了部隊。而西夏在蒙元被滅之後,便意識到自己面臨滅頂之災,藉着楊太后薨逝和新朝貢之時機,曾在炎黃九年新專門派遣使者到臨安。趙與莒當時將之晾了三個月才見他,這三個月也沒讓他閒着,令其觀看宋國近衞軍演,乘火車在臨安附近參觀,乘海輪出海---凡是能展示大宋國力之處,都展示給他看了。果然將之震得不敢多言,只是上表請求為子侄之國,趙與莒對此不置可否,因為當時他的注意力又轉移到了南邊,在廣南西路與安南的“邊境衝突”上。

這邊境衝突的結果是炎黃九年冬時,安南陳朝的皇帝陳與其餘陳承、其叔陳守度都成了大宋的階下囚,被陳氏篡奪的李朝復辟,一個李氏遠支的六歲少年被扶持成了安南國主,其人在臨安讀初等學堂,而由大宋派駐的使臣監國,同時,在原來安南北部設南海行省,直接劃歸大宋管轄。

安南陳氏的覆滅極大地震憾了大理,大理權臣高氏與國主段氏之間的矛盾重重,使得雙方都尋找大宋的支持。大宋給他們的命令只有四個字:獻土內附。*在趙與莒的西南計劃之中,華夏需要細蘭洋的出海口,而蒲甘(今緬甸)則是最好地選擇。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説,若是華夏能同時控制住東大洋與細蘭洋的出海口,那麼即使東勝洲出現一個強大如後世美國一般的國家。對於華夏地威脅也會降到最低。更何況,大宋還牢牢控制着南洋羣島與通洋海峽,趙與莒認為,在他之後大宋要仍然保持開放和麪向世界的態勢。直接控制這些地域是必不可少的。正如羅馬將地中海變成內海,促使歐洲商業文明極度活躍一般,大宋將南海變成內海,也能使得重商和海洋成為華夏文明的支柱。

到炎黃十一年的時候,大理的內附已經沒有什麼疑問了,而蒲甘雖然派了使者到臨安稱臣,可對於趙與莒的內附命令卻不予理會,趙與莒如今在南海行省命人演熱帶叢林部隊。暫時也不想用武力來迫蒲甘,故此把注意力又轉移到了北部來。有的失意士大夫以為他這幾年征戰不斷,頗類“窮兵黷武”但實際上他每次調動地軍隊都不超過十萬,甚至於只派出一到兩萬,不僅不損傷國力,戰勝所得還可對國庫有所補充,另外軍購同時也帶動了工業生產。

到得現在。國內軍隊大多都有輪戰經驗,鐵路已經修到了長安府,滅西夏打通通往西域的道路,時機已經成

“官家將此事與洪參政吧。”魏了翁沒有直接回應趙與莒的話。而是推薦洪諮夔。*在兩位參政中,陳貴誼明顯要圓滑一些,洪諮夔則沒有學到其老師崔與之的聰明,但剛直是他的長處,所以當初史彌遠權傾一世之時,他是史彌遠少數眼中釘之一。這兩年來,洪諮夔領着從學習班中出來的御史們監督中央和地方百官。頗有建樹。魏了翁舉薦他來處置這事情,也是擔心這事情當中牽連到官員。

“便是如此吧…”經過這些年的努力。如今朝堂上的制度已經形成新地權立制約,丞相固然總攬全局。兩位參知政事一位管人事、監察、文宣,另一位則管財政、工程、建設,軍事方面三位宰輔都可以過問,但兵部軍事參贊署又直接向皇帝負責。所以魏了翁的建議也與趙與莒心中所想不謀而合,給洪諮夔,他還是放心的。

接得天子的命令之後,洪諮夔馬上行動起來,他是一個堅毅地行動派,無論是當初作為使節出使敵國,還是後來做為閣臣執掌大權,都是如此。由御史組成的廉政署迅速派出專員赴京西行省進行調查,而馮雁亭正是這羣御史專員中的一員。

炎黃十二年三月十,洛陽車站。

馮雁亭眯着眼睛看着這座古城,在臨安住邊了,他眼中大多數中原城市都顯得破敗而無章法。在他印象中,佈局最好也最漂亮的城市是金陵,其次是臨安,再次是徐州華亭等新興城市,而有着千年古都之稱的洛陽,連參與排名的資格也沒有。

雖然道路也用混凝土整修過,不過因為洛陽府財政並不是十分寬裕的緣故,街道兩邊綠化得很難看,而且主街兩側地房屋也是又舊又破。*街上行人都是行匆匆,幾個潑皮遊手模樣地人抱着雙臂,懶洋洋地掃視着往來的人羣,當他們地目光和馮雁亭相遇時,都出明顯的挑釁神情。

馮雁亭在心中冷笑了一下,和那些被洛陽府接去地專員不同,他是暗訪者,因此打扮得和一人普通遊學士子沒有兩樣。他也不是正兒八經的御史出身,而是來自求初等學堂…至少有一百餘象他這樣的年輕人通過各種渠道被充實到大宋朝堂的各部中去,而且因為他們所學的緣故,他們在實際工作中展示出來的靈活與嚴謹,讓許多混跡於同一職司的老吏都到汗顏。他們很快就穎而出,象馮雁亭,現在已經可以身擔大任了。

“去一下榮遠紡織廠。”召了一輛人力車之後,馮雁亭報了自己要去的地名。

那幾個潑皮閒漢聽到這個地名,馬上站直了身子,向那人力車伕施了個眼,人力車伕嘻嘻笑着道:“二十文錢。”馮雁亭掃了那幾個閒漢一眼,在廉政司歷練這幾年,他也早就不是雌兒了。

上了車。跟着那車伕轉了兩裏左右後,馮雁亭忽然叫停,那車伕滿臉訝然地看着他,馮雁亭笑着點了點頭:“我要買些東西。上門訪親友總得提些禮物,抱歉,你先走吧,那二十文錢不用找了。//*/”車伕臉上出慌亂的神情,方才那幾個潑皮的示意很明確,要他將這人帶到地頭去,可半途給這人下了,到地頭上不出人來。那他便慘了。

“先生説好去榮遠的,為何半途就下車?要不這樣,我等您?”

“你若願等便等吧。”馮雁亭意味深長地笑了笑。

他走進路旁的一家店鋪,那車伕停了車子,竟然跟了進來,馮雁亭瞧中了鋪子裏賣的一段布料,便與店主討價還價了好半,最終也沒有買成。他出了鋪子。那車伕有些焦急:“先生為何不買,那已經是最便宜了。”

“這等布料染染得差,原不值這個價。”馮雁亭搖了搖頭,也不與他多説。便走進另一家店。

車伕苦着臉跟在他身後,馮雁亭彷彿沒有看到一般,又在這與店主扯了好半晌,這才買了一斤糖果,拎着紙包出來時,車伕總算鬆了口氣,只道他要上車了。可馮雁亭腳一拐:“啊。這裏還有家店,既然來了。一併逛了罷!”

“先生是個男人,卻如同女人一般。喜好逛這店鋪。”車伕忍不住開口譏笑道。

“等不得你便走,我不是説過麼?”馮雁亭回頭淡淡地道:“我又不曾差你地車錢,你説個啥?”那車伕被這毫無火氣的一句話堵了回去,好半晌也沒做聲。*馮雁亭見他仍不知進退,還跟在自己身邊,又在那店裏買了一瓶子花生油,這才出門來得街上。他這般折騰,一個鐘點便已經過去了。

出門之後,他不逛店,而是在路上徑直前行,那車伕“哎”了聲:“先生,我等得這麼久,你何不坐我車?”

“笑話,我還不曾聽説有車伕強着人坐他車的。”馮雁亭停下腳步:“青天白之下,方才店鋪東家作證,我讓你先走你不肯,怪得誰來着?”事實上,馮雁亭已經很是警惕,大宋原本市井中潑皮遊手便甚為興盛,而中原光復之後,一些被斥退的原金國冗吏、敗兵,更是在開封、洛陽和長安等城裏胡作非為,很是給朝廷惹下些是非。雖然經過幾年整治,這些人氣焰已經被打下去許多,但在洛陽這麼個大城裏,那些潑皮遊手有地是法子讓他這樣一個外地人神不知鬼不覺的消失。故此,他不敢憑着自己的身份便輕易涉險,任那車伕如何,也不肯再跟他走。

“顯然,洛陽府在此事上有責任,那些潑皮無賴如此囂張,背後若沒有洛陽府的默許與縱容…絕對有問題!”他卻不知道這是陰差陽錯了,這夥潑皮無賴並不是衝着他來的。就在他與車伕糾纏的時候,隔着一道圍牆,吳文英艱難地着氣,將嘴邊的血沫子抹了乾淨,然後出一個苦笑來。

比起衣冠整潔的馮雁亭,吳文英要狼狽得多了,身上地衣衫早就破爛不堪,原本白淨的臉上也骯髒得象是從煤灰中出來一樣。更可怕的是,他身上的傷口,因為氣温轉暖的緣故,已經開始膿發臭了。

“沒料想竟然到這種地步…”他長長嘆了口氣,不過心裏卻沒有什麼悔意,當初在《大宋時代週刊》公署前天子趙與莒對他的鼓勵言猶在耳,他今所作所為,不過是履行當初對天子的承諾罷了。

“踐道而死,雖死猶生,總比在煙街柳巷寫些豔詞,然後象柳三變一般默默無聞地死去要好…不過若是能象柳永一樣,有美麗的姑娘在我墳前淚,那倒也是不錯。”他半是自嘲地靠着牆,摸了摸懷中地紙,那些為他惹禍的紙還在。

就這時,他聽得一聲驚呼:“你是誰!”這是女子的聲音,吳文英抬起臉來,看到一張清麗的臉龐,滿是驚恐地望着他。

“我不是惡人…有人追我,所以昨夜裏翻進來避一避。”吳文英指着自己解釋道。但那女子不但沒有相信他,反而離得更遠了幾步:“來人啊,來人!”吳文英便是想去捂住他地嘴也晚了,他苦笑着看那女子:“沒料想我吳文英不是死後墳前有美麗的姑娘淚,而是被美麗的女子送進墳場!”那女子喊了兩聲,卻也沒有人來,她猛地想起,一大早家人便都出去,所以她才會一個人來這後園,看看園中的花兒。她猛然跑到後園門前,發覺那門是栓着的,便將門打開,才要叫喚,就聽得吳文英的話語,到嘴的喊聲又生生嚥了回去。

“吳文英?你便是在《大宋時代週刊》上連着發了追蹤私礦工人命運文章地吳文英?”

“是我。”吳文英咧開嘴笑了笑,知道事情有轉機。

“追你地是礦狗子?”聞得此言,那女子雙眉馬上皺起:“糟糕,你被打成這樣了!”

“潛入礦中,被他們發覺了,便成了這模樣,好不容易有工友冒死將我送了出來,可夜裏準備乘火車離開時,又被他們布在車站的眼線發覺,只得逃跑…”吳文英在這女子面前,出滿不在乎地神情:“估計難逃一劫了。”

“為何不報官?”那女子問道。

“洛陽可不是個富地方,這兩年來,洛陽知府的吏部考評都是卓越,你道是為何?”吳文英挪動了一下身子,觸動了傷口,讓他臉上了一下,然後又道:“靠地便是這些私礦罷了,洛陽府的税收年年增長二成以上,這些私礦功不可沒!”自從炎黃八年河東行省被王啓年發現了私礦使奴工之後,大宋便整治過一回,如今使奴工的現象少得多了,但並不意味着就完全消失。而且,另一個事情又浮了出來,便是私礦礦主為了節約成本,本不執行朝廷公佈的安全方略,致使礦難時有發生,而對於這種礦難,大多數都被私礦礦主隱瞞下來,地方官府出於地方利益,原本應該相互制衡的某些部門,也往往會與私礦礦主勾結起來,與他們一起瞞報。

吳文英此次便是來洛陽調查某座金礦事故的。

[章节报错] [推荐作品] [更多相关作品]
目录
肉便器 #綠帽(1) 母女花 #姐妹花 #無綠(1) 藥物(1) 偽娘(1) 好文筆 #女性視角 #破處(1) 小馬拉大車 #性奴(1) 快穿(1) 姐妹花 #NTL(1) 母女花 #調教(1) 全家桶 #NTR(1) 目前犯 #熟女(1) 女性視角 #墮落(1) 異世(1) 異國(3) 靈異(1) 好文筆 #監禁(1) 改造 #骨科(1) BE(1) 戀足(3) 異世界 #後宮(1)
大家正在读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私藏小説網 | 
Copyright © 私藏小説網(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