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 搜小说

魏書 卷四(1/5)

魏收/ 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自动滚屏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道武七王清河王陽平王河南王河間王長樂王廣平王京兆王道武皇帝十男。宣穆劉皇后生明元皇帝,賀夫人生清河王紹,大王夫人生陽平王熙,王夫人生河南王曜。河間王脩、長樂王處文二王母氏闕。段夫人生廣平王連、京兆王黎。皇子渾及聰母氏並闕,皆早薨,無後。

清河王紹,天興六年封。兇佷儉悖,不遵教訓。好輕遊里巷,劫剝行人,斫犬豕,以為戲樂。太祖嘗怒之,倒懸井中,垂死乃出。太宗常以義方責之,遂與不協,恆懼其為變。而紹母夫人賀氏有譴,太祖幽之於宮,將殺之。會暮,未決。賀氏密告紹曰:“汝將何以救吾?”紹乃夜與帳下及宦者數人,逾宮犯。左右侍御呼曰:“賊至!”太祖驚起,求弓刀不獲,遂暴崩。明,宮門至中不開,紹稱詔召百僚於西宮端門前北面而立,紹從門扇間謂羣臣曰:“我有父,亦有兄,公卿從誰也?”王公已下皆驚愕失,莫有對者。良久,南平公長孫嵩曰:“從王。”羣臣乃知宮車晏駕,而不審登遐之狀。唯陰平公元烈哭泣而去。於是朝野兇兇,人懷異志。肥如侯賀護舉烽於安陽城北,故賀蘭部人皆往赴之,其餘舊部亦率子弟招集族人,往往相聚。紹聞人情不安,乃出布班賜王公以下,上者數百匹,下者十匹。

先是,太宗在外,聞變乃還,潛于山中。使人夜告北新侯安同,眾皆響應。太宗至城西,衞士執送紹。於是賜紹母子死,誅帳下閹官、宮人為內應者十數人,其先犯乘輿者,羣臣於城南都街生臠割而食之。紹時年十六。紹母即獻明皇后妹也,美而麗。初太祖如賀蘭部,見而悦之,告獻明後,請納焉。後曰:“不可,此過美不善,且已有夫。”太祖密令人殺其夫而納之,生紹,終致大逆焉。

陽平王熙,天興六年封。聰達有雅,為宗屬所欽重。太宗治兵於東部,詔熙督十二軍校閲,甚得軍儀,太宗嘉之,賞賜隆厚。後討西部越勤,有功。泰常六年薨,時年二十三。太宗哀慟不已,賜温明秘器,禮物備焉。熙有七子。

長子他,襲爵。身長八尺,美姿貌,謹厚,武藝過人。從世祖討山胡白龍於西河,屠其城,別破餘黨,斬首數千級。改封臨淮王,拜鎮東將軍。尋改封淮南王,除使持節、都督豫洛河南諸軍事、鎮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鎮虎牢。威名甚著。後與武昌王提率幷州諸軍討吐京叛胡曹僕渾於河西,平之。拜使持節、前鋒大將軍、都督諸軍事,北討,破之,運軍儲於比干城。劉義隆遣將寇邊,他從徵於懸瓠,破之。拜使持節、都督雍秦二州諸軍事、鎮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雍州刺史,鎮長安。綏撫秦土,得民夷之心。時義隆寇南鄙,以他威信素著,復為虎牢鎮都大將。高宗時,轉使持節、都督涼州諸軍事、鎮西大將軍、儀同如故。高祖初,入為中都大官,拜侍中,轉徵西大將軍,遷司徒。賜安車几杖,入朝不趨。太和十二年薨,年七十三。時高祖有事宗廟,始薦,聞薨,為之廢祭。輿駕親臨,哀慟,詔有司監護喪事,禮賵有加。追贈平東大將軍、定州牧,司徒如故。諡曰靖王。他三子。

世子吐萬,早卒,贈冠軍、幷州刺史、晉陽順侯。

子顯,襲祖爵。薨,諡曰亻喜王。

子世遵,襲。世宗時,拜前軍將軍、行幽州事、兼西中郎將,又行青州事。尋遷驍騎將軍。出為徵虜將軍、幽州刺史。世遵清和,推誠化導,百姓樂之。肅宗時,以本將軍為荊州刺史。尋加前將軍。初在漢陽,復有聲跡,後頗行貨賄,散費邊儲,由是聲望有損。沔南蠻首及襄陽民望入密信引世遵,請以襄陽內附。世遵表求赴應,朝議從之,詔加世遵持節、都督荊州及沔南諸軍事、平南將軍,加散騎常侍,餘如故。遣洛州刺史伊瓫生,冠軍將軍、魯陽太守崔模為別將,率步騎二萬受世遵節度。軍至漢水,模等皆疑不渡。世遵怒,臨之以兵,模乃濟。而內應者謀,為蕭衍雍州刺史所殺,築門以自固。模焚襄陽邑郭,燒殺數萬口。會是夜大風雨雪,模等班師,士卒凍死十二三。世遵及瓫生、模並坐免官。後除散騎常侍、平北將軍、定州刺史,百姓安之。孝昌元年,薨於州。贈散騎常侍、徵西將軍、雍州刺史,諡曰康王。

子敬先,襲。歷諫議大夫、散騎常侍,領主衣都統。元顥入洛,莊帝北巡。敬先與叔父均等於河梁起義,為顥所害。追贈侍中、車騎大將軍、太尉公、定州刺史。

子宣洪,襲。歷諫議大夫、光祿少卿。武定中,與元瑾謀反,誅,國除。

世遵弟均,字世平。累遷通直常侍、徵虜將軍。以河梁立義之功,封安康縣開國伯,食邑五百户,除散騎常侍、平東將軍。卒,贈使持節、徵東將軍、青州刺史。出帝時,復贈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冀州刺史。均六子。

長子忻之,武,幼有氣力。釋褐定州平北府中兵參軍,稍遷尚書右中兵郎。以河渚起義之勳,賜爵東阿侯。初,孝莊之圖爾朱榮、元天穆也,忻之密啓:臨事之,乞得侍立,手斬二人。及榮之死,百僚入賀,忻之獨蒙勞問。莊帝崩於晉陽,忻之內懼。及齊獻武王起義河北,忻之奔赴。後廢帝時,除散騎常侍、大丞相右長史。出帝初,襲先封安康縣開國伯,除撫軍將軍、北徐州刺史。便道之州,屬樊子鵠據瑕丘反,遂於中途遇害。以死王事,追贈使持節、都督定殷二州諸軍事、驃騎大將軍、司空公、定州刺史,諡曰文貞。

忻之弟慶鸞,武定末,司徒諮議參軍。

慶鸞弟慶哲,終於司農少卿,贈中軍將軍、濟州刺史。

均弟禹,容貌魁偉。起家司空參軍,轉符璽郎、太常丞、鎮遠將軍、東海太守帶峒峿戍主。禹頗好內學,每雲晉地有福,孝昌末遂詣爾朱榮。建義元年,與榮同入洛。除中軍將軍、金紫光祿大夫,封鄄城縣開國伯,邑五百户,為幷州東面大都督,鎮樂平。榮死之後,為土民王惡氈起義殺之。後贈徵西將軍、雍州刺史。

子長淵,襲。武定中,南青州長史。齊受禪,爵例降。

禹弟菩薩,給事中。卒,贈濟南太守。

吐萬弟鍾葵,早卒。

長子法壽,侍御中散,累遷中散大夫。出除龍驤將軍、安州刺史。法壽先令所親微服入境,觀察風俗,下車便大行賞罰,於是境內肅然。更滿還朝,吏人詣闕訴乞,肅宗嘉之,詔復州任。後徵為太中大夫,加左將軍。遷平東將軍、光祿大夫。建義初,於河陰遇害,贈車騎將軍、相州刺史。

子慶始,大司農丞。與父同時見害。贈前將軍、廣州刺史。

慶始弟慶遵,武定末,瀛州騎府司馬。

慶遵弟慶智,美容貌,有几案才。著作佐郎、司徒中兵參軍。卒於太尉主簿。

法壽弟法僧,自太尉行參軍稍轉通直郎,寧遠將軍,司徒、司馬掾,龍驤將軍,益州刺史。素無治幹,加以貪,殺戮自任,威怒無恆。王賈諸姓,州內人士,法僧皆召為卒伍,無所假縱。於是合境皆反,招引外寇。蕭衍遣將張齊率眾攻,城門晝閉,行旅不通。法僧上表曰:“臣忝守遐方,變生慮表,賊眾侜張,所在強盛。統內城戍悉已陷沒,近州之民亦皆擾叛。唯獨州治僅存而已,亡滅之期,非旦則夕。臣自思忖,必是死人,但恐不得謝罪闕庭,既忝宗枝,累辱不淺。若死為鬼,永曠天顏,九泉之下,實深重恨。今募使間行,偷路奔告,若台軍速至,猶希全保。哭送使者,不知所言。”肅宗詔曰:“比敕傅豎眼倍道兼行,而猶未達,可更遣尚書郎堪幹者一人馳驛催遣,庶令拔彼倒懸,救茲危急。”豎眼頻破張齊,於是獲全。徵拜光祿大夫,出為平東將軍、兗州刺史,轉安東將軍、徐州刺史。孝昌元年,法僧殺行台高諒,反於彭城,自稱尊號,號年天啓。大軍致討,法僧攜諸子,擁掠城內及文武,南奔蕭衍。

鍾葵弟篤,字阿成。太子右率、北中郎將、撫冥鎮將、光祿卿。出除平北將軍、幽州刺史。卒,諡曰貞。

長子浩,字洪達。太尉長史。

他弟渾,繼叔父廣平王連。

渾弟比陵,太延五年為司空,賜爵牁公。除安遠將軍、懷荒鎮大將。卒。

子天琚,襲。高祖時徵虜將軍、青州刺史。從駕南征,拜後將軍,尋降公為侯,除西中郎將。世祖時,徵虜將軍、夏州刺史。卒,贈本將軍、濟州刺史。子延伯襲。卒。

河南王曜,天興六年封。五歲,嘗雀於太祖前,中之,太祖驚歎焉。及長,武藝絕人,與陽平王熙等並督諸軍講武,眾鹹服其勇。泰常七年薨,時年二十二。有七子。

長子提,驍烈有父風。世祖時,襲爵,改封潁川王。昭儀於北,時年十六,有夙成之量,殊域敬焉。後改封武昌。拜使持節、鎮東大將軍、平原鎮都大將。在任十年,大著威名。後與淮南王他討平吐京叛胡,遷使持節、車騎大將軍、統萬鎮都大將,賜馬百匹,羊千口,甚見寵待。太安元年薨,年四十七,諡曰成王。

[章节报错] [推荐作品] [更多相关作品]
目录
肉便器 #綠帽(1) 母女花 #姐妹花 #無綠(1) 藥物(1) 偽娘(1) 好文筆 #女性視角 #破處(1) 小馬拉大車 #性奴(1) 快穿(1) 姐妹花 #NTL(1) 母女花 #調教(1) 全家桶 #NTR(1) 目前犯 #熟女(1) 女性視角 #墮落(1) 異世(1) 異國(3) 靈異(1) 好文筆 #監禁(1) 改造 #骨科(1) BE(1) 戀足(3) 異世界 #後宮(1)
大家正在读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私藏小説網 | 
Copyright © 私藏小説網(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