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 搜小说

軍火之王 第七十七章伊拉克入侵科威特(1/1)

玉落花間/ 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自动滚屏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1990年2月2,一個消息轟動了全世界,蘇聯宣佈放棄一黨執政制度,這標誌著蘇聯全面崩潰的開始。

政治上的影響不去多說,讓李韋德密切關注的,就是蘇聯宣佈放棄一黨執政制度後,有很多蘇聯軍人就開始逐漸領不到薪水了,憤怒的士兵和滿倉庫的武器,對軍火商們來說,無疑是最美妙的組合。

蘇聯的核心俄羅斯境內的情況還好些,而且這些地方是受嚴格控制的,但像烏克蘭等這樣的加盟國來說,大部分的軍人就開始被拖欠薪水,讓軍人們不管是士兵還是軍官都十分的不滿,並紛紛開始為自己的利益考慮尋找經濟來源,私下販賣軍火給軍火商們以換取錢財,無疑是最直接的選擇。

李韋德最興趣的,便是烏克蘭的武器庫。烏克蘭的軍隊和武器數量,是蘇聯所有加盟國當中最多的。軍隊數量多,拖欠的軍餉自然也多;武器數量多,所能獲得的利益自然也多,而蘇聯政府對其控制力又不像本土俄羅斯那樣嚴密,這自然給了李韋德很大的漏可鑽。

通過一系列的渠道,李韋德結識了以蘇聯烏克蘭空軍某集團軍司令莫羅佐夫空軍少將為首的,一大批烏克蘭境內各集團軍的中高級將領。

通過一系列的密談後形成了合作機制,於是乎,無數的軍火從烏克蘭被盜取買走,通過這些軍官、通過李韋德,被販賣到世界各地。

謗據後來有關的機構估計,從1990到1996年,共有價值3200億美元以上的軍火,從烏克蘭散播到世界各地。當然絕大多數人所不知道的是。這麼多軍火當中,經過李韋德之手的就佔了70%以上。

另一方面,經過李韋德秘密政治資金資助的,葉利欽、索布恰克等人,在1990年趁著蘇聯宣佈放棄一黨執政制度的機遇,也展開了一系列的政治行動。

1990年5月,葉利欽在俄羅斯第一次人民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俄羅斯聯邦最高蘇維埃主席,索布恰克當選為列寧格勒市蘇維埃主席,波波夫當選為莫斯科市蘇維埃主席。而普京在1990年回國後,擔任列寧格勒大學校長外事助理(也就是索布恰克的助理兼秘書)。

1990年7月2蘇共召開二十八大,葉利欽、索布恰克等人宣佈退出蘇共。

大會在討論中爭論烈,主張放棄馬列主義、共產主義目標的蘇共“民主綱領派”以及反對蘇共社會民主主義化的“馬克思主義綱領派”等,均在會上發表了不同意見與看法“民主綱領派”提出的旨在改造當時蘇聯社會的一系列主張未被大會接受。

“民主綱領派”發起人、俄羅斯聯邦最高蘇維埃主席葉利欽,以及莫斯科市蘇維埃主席波波夫、列寧格勒市蘇維埃主席索布恰克等在會上宣佈退出蘇共。另一發起人紹斯塔科夫斯基及其他一些人宣佈民主綱領派準備建立“獨立的、民主的議會黨。”對蘇聯的所有人來說,1990年帶來的是失望,但是,大部分困難和錯誤都被算到了“中央”和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身上。

一些報紙和雜誌在1991年1月初評選的“1990年度人物”中,鮑里斯·葉利欽位列第一,排在第二位的是阿納託利·索布恰克,加弗里爾·波波夫緊隨其後。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僅排在了第四位。而在公民最表失望的政治家中,戈爾巴喬夫和蘇聯部長會議主席尼古拉雷科夫卻居前兩位。

在蘇聯內部十分混亂,各加盟國群龍亂舞的這一年,在德國發生了一件在德國人心中無比巨大的事情。

1990年10月30時,分裂長達45年之久地德國重新統一。1990年10月3零時,對於8000萬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人民來說,是一個非同尋常的時刻。在柏林帝國議會大廈前,伴隨著聯邦德國的國歌聲,特製的旗杆上徐徐升起了黑紅黃三的聯邦德國國旗。這一儀式向全世界宣告,分裂長達45年之久的德國重新統一了。

蘇聯的局勢很緊張,中東方面也不平靜。

在這年的2月份,伊拉克與科威特發生了烈的矛盾,薩達姆揚言要嚴懲科威特這個“小偷”並聲稱科威特是伊拉克的固有領土。中東的局勢一下子緊張起來,國際社會紛紛進行調解,美國和歐洲各國紛紛派出代表前往伊拉克進行協調。

李韋德據多方面的情報消息和反覆慮,判斷出伊拉克恐怕早就鐵的心的要攻打科威特了,這場戰爭恐怕不會因為國際社會地調解就能夠停止的。而一旦戰爭真的到來,以科威特如今的石油出口量,恐怕會極大的影響國際石油價格,石油價格必定會猛然上升。

做出這樣的判斷之後,李韋德便開始行動起來,在2月到6月這幾個月裡,拿出總共100億美元的資金,瘋狂購買石油期貨。除此之外,李韋德還和洛克菲勒家族,和埃克森、美孚、雪佛龍、bp石油、埃爾夫,這五家石油合作伙伴進行了一系列協商,開始趁機囤積在安哥拉的石油資源。

1990年安哥拉境內的石油總產量,已經上升到了產55萬桶。從3月份到10月份,通過200天左右的囤積,李韋德和埃克森、美孚、雪佛龍、bp石油、埃爾夫五家石油公司,一共在安哥拉囤積了1。1億桶的原油,就等著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國際石油價格上漲的機會,在其中大撈一把了。

1990年8月2凌晨1時,伊拉克10萬大軍越過伊科邊界向科威特發起突然進攻,僅用10小時就佔領了科威特,由此引爆了震驚世界的海灣危機。在持續的5個半月裡,國際社會的和平努力終成泡影。

科威特被入侵之後,所有主要供應國都對伊拉克實行了武器運。在聯合國採取行動之前,一些國家實行了單方面武器運,作為《1990年8月6安理會第661號決議》的一部分實行強制武器運。美國和蘇聯在1990年8月5的聯合聲明中宣佈實行運,中國於8月5宣佈了它的決定。

不過伊拉克手中仍舊掌握著眾多的軍火,這不得不說是美國自食惡果。1985年至1990年美國政府曾批准向伊拉克出售包括生物製劑、微電子等700多項軍事技術申請,到如今看來卻是撤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後,喬治·布什總統不得不簽發了第12735號行政命令,以加強防止化學和生物武器擴散的工作,其主要目標針對的就是伊拉克。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和中東周邊國家地緊張局勢,產生了石油危機,使得國際石油價格一路攀升,從1990年6月下旬的最低價每桶14美元每桶,上漲到10月上旬的每桶42。1美元每桶,價格足足是之前的3倍之多。每桶40美元的價格,一直維持到1991年才逐漸回落到30美元。

而在這場戰爭所引發的石油危機中,李韋德可謂是大贏家。

和五家石油公司,在安哥拉囤積的那1。1億桶石油,在10月份之後逐漸拋出後,取得了46億多美元的銷售額。46億美元當中除去各種成本,按照30%利潤分成,李韋德一人將獲得超過10億美元的純利潤。

再加上李韋德另外用總共100億美元的資金,在國際期貨市場上囤積的石油期貨,拋出後所獲得的利潤。李韋德在這場石油危機中,總共獲得了120億美元的鉅額利潤。他這樣的一個軍火商,靠著戰爭倒是發了一大筆石油財。

喜訊不僅來自中東,也來自美國國內。

1990年2月16,思科首次在nasdaq上市,公開發行5040萬股股票,每股18美元。李韋德手中掌握的40%股份。當初300萬美元的投資,如今其價值已經超過3。6億美元,已然是120倍的回報。

不過,如今3。6億美元已不放在李韋德的眼中,李韋德所高興不已的,是來自羅傑斯的“饋贈。”在這年的8月份,李韋德用20億美元的資金,以差不多645美元1股,略低於市場的價格(1990年洛克希德公司股票65美元1股),購買了羅傑斯手中所持有的,全部3108萬張洛克希德公司股票,也就是洛克希德公司28%的股份。

這樣一來,加上原先所持有的12%的股份,李韋德現在一共擁有了洛克希德公司40%的股份,成為洛克希德公司第一大股東。

而李韋德成功成為洛克希德公司第一大股東之後,隨即來了一個開門紅。

1990年9月29,洛克希德公司的f-22戰機原型機,和諾斯羅普公司的f-23戰機原型機,在國防部及其它有關部門的主持下競爭試飛,洛克希德公司的f-22戰機原型機大獲成功。

最終到了11月初,國防部宣佈洛克希德公司的f-22競標成功,洛克希德公司將會贏得一大批訂單合同。此消息公佈之後,洛克希德公司的股票,從65美元1股的價格,暴漲到81美元1股。

在1990年的這一年,中東黎巴的局勢也發生了重大變化。

1990年10月13,黎巴政府軍在敘軍坦克、飛機支援下攻入貝魯特東區,奧恩戰敗出走,殘部投降。黎巴政府開始在全境行使權力,著手實行將所有派別武裝撤出首都的“大貝魯特”計劃。

至次年5月,除本土的黎巴真主黨武裝外,黎巴各主要派別武裝,包括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武裝游擊隊,均撤出貝魯特,出武器宣佈解散口長達15年,造成14萬人死亡和數百億美元經濟損失的黎巴內戰基本結束。

除此之外,在這一年年底的時候,李韋德還首次去了中國。

1990年11月在北京召開了國際非公開兵器展覽會,這樣的展覽會的展出品,都是以設計當中或概念武器為主的。而在這場展覽會上最引人注意的,便是一艘中型航母的模型出現在中國展臺。1990年中國大型常規武器出口額12。49億美元,佔世界大型常規武器出口的比例4。17%,但中國還缺少航空母艦這樣的遠洋攻擊力量,這無疑是一種缺憾。

不過就在這場展覽會之後,李韋德被葉蘭邀請去了葉家。其實李韋德去中國的名義,雖然主要是參加展覽會,但同時也是葉蘭的邀請。在葉家,李韋德秘密會見了一批中國的最高領導人。具體所談的是什麼不得而知,不過這其中航母也是所談的內容之一。

[章节报错] [推荐作品] [更多相关作品]
目录
肉便器 #綠帽(1) 母女花 #姐妹花 #無綠(1) 藥物(1) 偽娘(1) 好文筆 #女性視角 #破處(1) 小馬拉大車 #性奴(1) 快穿(1) 姐妹花 #NTL(1) 母女花 #調教(1) 全家桶 #NTR(1) 目前犯 #熟女(1) 女性視角 #墮落(1) 異世(1) 異國(3) 靈異(1) 好文筆 #監禁(1) 改造 #骨科(1) BE(1) 戀足(3) 異世界 #後宮(1)
大家正在读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私藏小說網 | 
Copyright © 私藏小說網(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