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 搜小说

大清公主 第十四章歸寧(1/3)

西嶺雪/ 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自动滚屏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沒有人知道順治"嫁妹"與"廢后"這兩個決策間,到底有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繫。事實就是,在建寧出嫁的第五天,順治突然當朝宣諭禮部決議廢后,而且只用了三天時間,便完成了這件曠古碩今驚動朝野的大事。

事情來得毫無預兆,那天上朝時還是好好的,下朝前,皇上忽然用一種很隨意的口吻說要禮部至內院商討要事。群臣鹹集,正猜測皇上葫蘆裡賣的什麼『藥』,順治平靜地開了口,仍是用那種隨隨便便的口吻,輕鬆地說,你們回去查一查,看看歷朝歷代廢后需要些什麼手續,商議著給朕擬一道旨。說完,不等群臣反應過來就轉身走了。

大臣們面面相覷,都說這件事非同小可,皇后是蒙古科爾沁部落的格格,更是莊妃皇太后的親侄女,焉能說廢就廢,而且廢得如此輕易?皇上年輕任『』,想起一出是一出,咱們可不能由著他的『』子來,可得擋著勸著,不能讓他做出這樣莽撞的舉動來,不然,太后的面子往哪兒擱?

眾人湊在一起商議了半,未曾擬旨,卻擬了一道奏摺,勸皇上"深思詳慮,慎重舉動"。皇上不是不願意在朝上公開議論,想著悄沒聲兒地把事兒辦了嗎?咱們偏就不讓他逃避,偏就要把事情張揚開,好叫他顧及皇家的面子,收回成命。也好讓太后知道,我們這些人可不是白吃飯的,可是下了死力氣規勸的,可不是不記著皇太后的深恩威儀的。不然,太后好以為是咱們挑唆皇上、縱容皇上廢后了。寧可得罪了皇上,也不能得罪了太后,須知"惟女子與小人難養"呀。

朝上,大學士馮銓、陳名夏等五人聯名上奏,拉出一副忠言直諫的架式,半文半白地侃侃而談:"夫『婦』乃王化之首,自古帝王必慎始敬終,昔冊立皇后之時,曾告天地宗廟佈告天下,現諭未言及與諸王大臣公議及告天地守廟之事,請求皇上慎重詳審,以全始終,以篤恩禮。"大多臣子還不知道皇上有心廢后,這下子聽明白了,都大吃一驚,議論紛紛。這可惹惱了順治,也不管是不是在朝上,也不管老臣的面子掛不掛得住,板起臉來猛地一拍龍案,斥道:"慎重,慎重,你怎麼知道朕不夠慎重?你們又打算如何詳審?我與皇后成親三年,也就考慮了三年,還不夠慎重?還要怎麼個詳審法?你說朕未言及諸王大臣公議,現在不就是讓你們公議嗎?你們議了些什麼?議了半天,就是這些廢話?"不管三七二十一把陳名夏等人劈頭大罵一頓,又當堂批覆:"皇后壺儀攸系,正位匪輕,故度無能之人,兒等身為大臣,反於無益處具奏沽名,甚屬不合,著嚴飭行。"群臣啞然,很明顯皇上已經下定決心,不管大臣們同不同意都要廢后的了,饒舌苦勸,只會給自己招來禍患,全不會動搖皇上廢后的決心。那又何必自討沒趣呢?說到底廢不廢后也是皇上的家務事兒,皇太后是皇后的親姑姑,太后都不說話了,哪裡輪得到他們管閒事兒呢?

惟有禮部員外郎孔允樾冒死上諫:"竊思天子一言一動,萬世共仰,況皇后正位三年,未聞顯有失德,特以"無能"二字定廢嫡之案,何以服皇后之心,何以服天下後世之心?"然而這孤獨的聲音湮沒在朝堂令人窒息的沉默之中,未免太微弱了。

於是皇上一騎絕塵,輕裝捷徑地打了個勝仗,而且唯恐夜長夢多,連夜擬旨宣諭禮部:"今後乃睿王於朕幼衝時因親定婚,未經選擇。自冊立之始,即與朕志意不協,宮閫參商已歷三載,事上御下,淑善難期,不足仰承宗廟之重。謹於八月二十五奏閱皇太后,降為靜妃,改居側宮。"大臣們這才徹底醒悟過來,原來癥結在這兒呀,原來皇上是不滿攝政王多爾袞替他做主,所以才不要這個皇后;原來皇上和皇后成親三年來都不同房,難怪皇后一直不見開花結籽呢。既然皇上都把話說到這個份兒上了,連自家頭的事兒都說出來了,做臣子的還要忤言逆上硬不許人家休,也就太說不過去而且冥頑不靈了。

因此,當禮部大臣拖腔拖調地宣讀廢后聖旨的時候,滿朝文武都垂首含,噤若寒蟬,別說提出異議了,就連一個搖頭的動作都不敢做。

大清入關後的第一任皇后,就這麼著被皇上給廢了。

早在順治宣諭廢后的前一夜,傅太醫便傳出話來,說太后鳳體違和,傳諭宮中,一概昏省請安只到慈寧宮門首則止,孝在心不在言,不必近前探侍,反令太后『』勞。

這些子,太后大玉兒肯見的人除了來往太醫,貼身侍候的宮女,就只有貞格格一人。連皇后被廢這樣的大事,太后也沒有『』過面,召禮部的臣子來商議對策,或是叫慧來安叮囑幾句,甚至都沒有找洪承疇來問一下上朝的情形。她好像早就預知了這一天,早就在等待這一天的到來。

也早就預知了這一天——自從順治生那天好端端地晴空下雪,她便知道這皇后的名分要到頭了。她並不稀罕。她從來都不覺得做皇后有什麼好,自然也不會可惜它的失去。

其實應該推得更早,早在入宮的第七天起,位育宮便已經成了事實上的冷宮。如今足足等了三年,順治才正式下旨廢后,已經是太晚太晚了。

吳良輔人模狗樣地捧著聖旨來位育宮宣旨的時候,子衿登時就昏了過去,子佩等也哭成一團,唯有慧卻冷淡地聽著,面無表情,連問聲"為什麼"都嫌多餘,只回身淡淡地命子衿、子佩收拾衾枕。在她心目中,整個紫城就是一座巨大的冷宮,從她進宮那天起就一直生活在冷宮裡,如今又說什麼擇宮另居,貶為靜妃,不是句廢話嗎?她很利落地帶著哭得東倒西歪的子衿、子佩離開了位育宮,連頭也不回一下。吳良輔追上來提醒說,還得到慈寧宮給太后謝恩呢。慧站了站,很不耐煩地說那就去吧。

廢后慧捧著聖旨跪在慈寧宮外,子衿、子佩等捧著寢具、隨身衣物、一部分皇后的妝奩跪在她身後,她們的頭頂上有幾隻烏鴉在盤旋,發出焦慮而尖酷的叫聲,似笑非笑,如泣如咒,彷彿已經嗅到了死亡的氣息,並且迫不及待地等著那屍體腐爛。

城的烏鴉是天下間最勢利的禽類,它們總是能夠準確地分辨出人的興衰向背,比人自己更早知道人的命運。從前它們總是遠離慧皇后,每當她經過宮中的甬道,它們便會提前散開,隱蔽在宮殿的琉璃簷後,噤著聲音不敢隨便撲飛,然而今天慧失了勢,它們再不害怕她的威嚴與光輝,可以隨意地在她頭頂盤旋,撲著翅膀,讓羽『』落在她的身上,那失去了鳳冠霞帔的身體上。

失去了她的鳳冠後位,侍女們也失去了位育宮的俸祿,她們跪在慈寧宮的臺階下,顫慄地聽著烏鴉的叫聲,淚眼不幹地暗暗祈禱,不抱希望地希望著皇太后可以力挽狂瀾——她畢竟是皇后的親姑姑,皇上廢的可不僅僅是慧,而是科爾沁部落的格格,難道太后就不出來說句什麼嗎?

然而她們失望了,她們連太后的面也沒有見到,連求情或者訴苦的話也來不及說,她們就只等到了忍冬嬤嬤無關痛癢的幾句傳諭:太后欠安,等娘娘安置好了再見吧,教娘娘要隨遇而安,好好靜修——皇上既然賜名"靜妃",寓意深遠,須不可辜負了皇上的一片美意。

宮女們的哭聲更加響亮了。烏鴉的叫聲也更加囂張。廢后慧卻忽然冷笑起來,站起身,三兩下將聖旨撕了個粉碎,望空一揚,大聲道:"什麼聖旨?什麼"靜修"?都是些不知所謂的廢話!我是科爾沁草原上最尊貴的公主,最美麗的格格,嫁到這紫城來,是上天賜與大清朝的禮物。他不知恩,不懂珍惜,反而百般凌辱於我,他一定會受到天譴的!天有眼,你們看著吧,我絕不會離開這皇宮!我會好好"靜修"的,我還要在這裡好好待著,看著,活著,我一定會活得比他的皇位更長久!我要看著他怎麼從那個不該屬於他的金鑾寶座上滾下來,變得一無所有,比我這個廢后更不如!"整個紫城都聽到了她的詛咒,連最冷酷無情的烏鴉都被那詛咒驚得嚥住了叫聲,撲楞楞飛起,瞬間遮陰了紫城的上空。所有的奴才都在發抖,連子衿子佩也嚇得忘了哭,忘了勸,更忘了起身扶住她們的廢后主子。吳良輔跪在地上瑟瑟發抖,本能地捂起了自己的耳朵,彷彿就是聽到這詛咒也有罪似的,他在心裡苦苦地想,這樣大逆不道的話,可千萬別叫太后聽見。

太后自然聽見了,但是她假裝聽不見。她既然可以走到今天,成為無所不能的莊妃皇太后,就早已掌握了兩種技能:要麼耳聰目明,在需要的時候擁有千里眼,順風耳;要麼耳聾眼花,隨時可以做到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當她的親侄女用天下最惡毒的語言來詛咒天下最尊貴的權力的時候,她便讓自己盲了,聾了。

然而她還是忍不住在心底低低地嘆了一聲:那麼艱難地和皇上週旋,談判,討價還價,讓他答應不把廢后慧遣送回蒙古,而是將她繼續留在宮裡,虛應一個"靜妃"的封號,自己何嘗不是在沒有希望中抱著一線希望——希望慧可以學得懂事一點,可以用一點心思,令死灰復燃。自己當年不就是在群雌環伺間左衝右突,幾次山窮水盡又殺出一條血路來,從別的妃子手裡奪回皇太極的心嗎?自己可以做到,慧為什麼不能?要知道,她代表的可不是她自己,而是整個科爾沁部落,是家族的利益。滿蒙聯姻,是大清立後的本,當年哲哲姑姑把年僅12歲的自己從草原上接出來嫁與皇太極,就是為了讓自己幫她收攏皇太極的心,姑侄兩個齊心協力維護科爾沁的勢力。如今自己把慧從草原上接出來許配給順治,為的也是同樣的目的。可現在看來,這個侄女半點兒也不像自己,就只會破釜沉舟,全不想起死回生。

大玉兒嘆息,再嘆息,她想,她得儘快給慧找一個替身兒了。

是夜,子衿在冷宮的偏廈裡自縊,但被解救下來。她跪在慧膝下,啼哭著,承認了一切,說出了那條帶的原委,那給皇后帶來謀逆罪名的罪魁禍首。她哭著,請求皇后賜她死亡。

然而慧只淡淡地說:"不怪你。"慧的冷靜反而叫子衿呆住,忘了哭泣。自從那順治拿著她繡的那條九龍帶作筏,與皇后大吵一架後分道揚鑣,子衿的心就被愧疚、悔恨、恐懼、和罪惡重重掩埋著,壓得不過氣來。她每天祈禱著皇上可以再來一次,可以同皇后和好如初,解除那條惹禍的帶加諸於她的種種束縛。

他們一天不肯和好,她就一天不能原諒自己,是自己將皇后與皇上恩愛和諧的惟一機會給葬送了,她到底做些什麼才可以補救?如果能夠把這份錯誤挽回,就是要她死也願意。

可是,她本見不到皇上,就連伏罪自首的機會都沒有,她怎麼樣才能讓他聽到她的解釋,原諒皇后呢?

她天長月久地等待著,等著有那麼一天皇上會重新走進位育宮來,心平氣和地談笑,那時她會跪在皇上的面前承認一切,只要皇上可以同皇后解除誤會,她情願被處死。

然而,她足足地等了大半年,卻等來了皇后被廢的諭旨。什麼希望都沒有了,大錯已經鑄成,一切,都是因為那條帶。她,一個小小的宮女,一份卑微的獻禮,一次膽怯的錯誤,竟使科爾沁草原上最美麗的明珠失去了光華,失去了身份,失去了皇后的尊貴,貶居冷宮。她就是死也不能贖罪了——然而除了死,她又有什麼選擇?

然而,慧卻不教她死,慧說不怪她,慧還說:"我早已知道是你。看到帶的針線功夫,我就知道是你。但是皇上存心冤枉我,要我難堪,有沒有那條帶,又有什麼所謂?"她甚至伸出手去,輕輕撫『摸』了一下子衿的頭髮,以她從未有過的慈愛與溫存。

子衿更加呆怔了。她想,她欠了主子一條命,她得還給她。

[章节报错] [推荐作品] [更多相关作品]
目录
肉便器 #綠帽(1) 母女花 #姐妹花 #無綠(1) 藥物(1) 偽娘(1) 好文筆 #女性視角 #破處(1) 小馬拉大車 #性奴(1) 快穿(1) 姐妹花 #NTL(1) 母女花 #調教(1) 全家桶 #NTR(1) 目前犯 #熟女(1) 女性視角 #墮落(1) 異世(1) 異國(3) 靈異(1) 好文筆 #監禁(1) 改造 #骨科(1) BE(1) 戀足(3) 異世界 #後宮(1)
大家正在读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私藏小說網 | 
Copyright © 私藏小說網(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