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 搜小说

紅樓望月 將“秦學&rdquo(1/1)

劉心武/ 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自动滚屏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2004年5月31,我應邀到現代文學館講“秦學”文學館老早就搞了關於“紅學”的系列講座,請了不少專業人士演講,也請了王蒙、胡德平等知名的“紅學”票友開談,從那活動一開始他們就跟我聯繫,但我拒絕了兩年之久,直到那一天才終於打起神去開講。我懶得到那裏去講,並沒有什麼隱秘、深刻的心思,只不過是格使然。我説過《紅樓夢》十二釵裏我最喜歡的是妙玉,人謂討嫌,我心向往。人能絕不害人,而在自尊自愛的審美境界中活到那樣率的程度,無論在什麼時代什麼社會什麼人羣裏,都是很不容易的。

那天去了以後,發現文學館那有380個座席的演講廳裏是爆滿的狀態,因為座位不夠,把餐廳裏的一些椅子也搬了來,我開講以後,陸續趕來的聽眾有的找不到坐處,就一直站着聽。後來知道,還有天津的人士從網上看到預告後,特地跑來北京聽這講座的。看見有這麼多人支持我的“秦學”研究,頓時興奮起來,於是我恨不得把全副心得和盤托出,越講越來勁兒,規定是講一個半小時,我卻一口氣講足兩小時,而聽眾們竟然都坐在或站在那裏全神貫注地聽我侃,我非常動,也覺得非常過癮。

演講結束後,一位聽眾跟我説,她原以為我所謂“開闢了‘紅學’新分支‘秦學’”的説法,即使不算譁眾取寵,也是自我誇張。但她聽了我的演講後,儘管多有“不能苟同”之處,但這下是真的覺得,我對《紅樓夢》的這種解讀是具有學術的,是從文本出發,是原型研究,思路縝密、邏輯清晰,而且確有創見。她,以及來自其他方面的鼓勵,於我是極其珍貴的。

我如此自尊、自信,並且渴求理解、支持,是因為我覺得“紅學”研究,目前遇到的一個大問題,就是還沒有充分地“公眾共享”民間的“紅學”票友,常被個別權威或專業人士輕視甚至蔑視,被嗤鼻為“外行”還算“客氣”有的竟被指斥為“紅學妖孽”試問,如果聽任這樣的學閥派頭霸氣口吻籠罩“紅學”領域“紅學”研究還能有什麼起什麼推進?

我很幸運,自從事“秦學”研究以來,一直得到周汝昌先生的指點與鼓勵,民間都公認周老是“紅學”泰斗,成就斐然,並且不斷出新,但周老自己卻堅稱自己不是“紅學界”的,這個現象也頗耐人深思。

我從1993年開始發表關於“秦學”的文章,1994年輯成《秦可卿之死》一書,1996年修訂過一次,到1999年又擴展為《紅樓三釵之謎》,2000年後,我把研究的觸角推進到對康熙朝廢太子胤礽及其兒子弘皙(也就是康熙的嫡孫),揭示出他們跌宕起伏、詭譎多變的命運對曹雪芹家族榮辱興衰的巨大影響,以及在曹雪芹創作《紅樓夢》時,從中採用了哪些人物原型、事件原型、細節原型作為藝術虛構的資源,這些成果在2003年又形成了《畫梁盡落香塵》一書,到目前,我的“秦學”研究彷彿山溪終於出窄谷,奔瀉到了更廣闊的田園,形成了一條自成形態的河,於是,在書海出版社的支持下,又將上述著作加以修訂,並增加了約7萬字的新稿,構成了這本《紅樓望月》的新書。書裏還特別收入了我在人民網與網友論“紅”以及在現代文學館演講的記錄,以更凸顯我那“‘紅學’研究非少數學術權威或學術機構的壟斷領地,應該是一個開放的公眾共享的文化空間”這一訴求。我立志要把“秦學”研究推進到底。在公眾共享的“紅學”大花園裏,我這“秦學”當然只是生在一隅的小花,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我要在所有善意的批評、平等的爭鳴與熱情的鼓勵中,努力把自己的這朵花開成渾圓。

劉心武2004年8月10於温榆齋

[章节报错] [推荐作品] [更多相关作品]
目录
肉便器 #綠帽(1) 母女花 #姐妹花 #無綠(1) 藥物(1) 偽娘(1) 好文筆 #女性視角 #破處(1) 小馬拉大車 #性奴(1) 快穿(1) 姐妹花 #NTL(1) 母女花 #調教(1) 全家桶 #NTR(1) 目前犯 #熟女(1) 女性視角 #墮落(1) 異世(1) 異國(3) 靈異(1) 好文筆 #監禁(1) 改造 #骨科(1) BE(1) 戀足(3) 異世界 #後宮(1)
大家正在读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私藏小説網 | 
Copyright © 私藏小説網(2024) 版权所有